2.戒定慧三学,修学药师法门的基础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戒定慧三学,修学药师法门的基础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学佛修行的基础。
彻悟戒定慧三学:药师法门修学者的必经之路,修持开悟的根本法门。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戒定慧三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修行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完善了品德才能让自己的心平静,只有内心平静了,才能进一步提升智慧。佛法主张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戒定慧是佛学禅宗最重要的修行方式,正如《楞严经》所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而慧”。戒、定、慧三学是对八正道的归纳总结,是佛教修行的根本法门,是修行者获得解脱的必由之路。
戒学按内容可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恶的各种戒,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二者相辅相成。在“戒”的方面,如《佛遗教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一切誓愿药师法门行者,都应该、也必须摄佛戒,众生受佛戒是禅修证果的前提, 是行动规范和守则。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严防身、口、意三业, 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埋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
修学药师法门的过程,思想和行为都要合乎戒的规律,促使身心安定,品行纯洁,才能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学禅不仅要认真贯彻执行戒相、戒条,更应注意通过持戒,收摄其心,自净其意,使不散乱。真能达到心地清净,一切杀害、偷盗、邪淫、妄语等事, 也就不会发生了。
定,梵语叫三昧,或称禅那、禅定,意为“静虑”。在“定” 的方面,《法华经安乐行品》中说:“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禅修摄心,心则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所以,药师定当以勤、精、进来修习诸定。
修禅入定者,心则不散;善修禅定者,必不漏失,无相正智犹如虚空,清净无垢,常住不变。禅修中所发生的种种烦恼妄想, 大都是因定力不足,执念纷扰所造成。因此,必须努力学定,才能转散乱为集中,转愚痴为智慧,转痛苦为安乐。
定学就是清除杂念,使心灵和思维纯净。小乘佛教的定学主要有四禅和四无色定,大乘佛教定学主要有念佛禅和实相禅。通过戒学进入禅定的状态,就会去除掉人生许多的烦恼,渐渐进入彻悟之境。
慧,梵语叫般若。在“慧”的方面,《八大人觉经》中说:“第一觉知,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 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禅修到善现诸法的境地,慧根增长,若能持戒如一,勇猛精进,摧伏四魔(指恼害众生而夺其身命或慧命的四种魔类,即烦恼魔、蕴魔、死魔、天子魔),无量智慧便会呈现大光明。
“慧”的出现如同无明黑暗中的大明灯,恰似一切病者的良药,是一把砍伐烦恼之树的利斧。慧学,是三学的最高阶段,智慧彻悟宇宙人生真相,通达社会事理,所以“慧”既是佛教守戒习禅的理性基础,又是守戒习禅的理性结果,是从寂定的性体上所起的慧照妙用,有照了一切事事物物的功能。智是能知俗谛, 慧是能照真谛。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三学是证道的关键法门,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大乘戒的通义。参禅不离自性,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持戒是一种调柔自己心性的能力,使得药师法门行者在生活中心安、寂静、调柔,不再有妄想和恐惧,“般若无知,无所不知。”在进入禅定阶段,自心便不会出现任何烦恼,杂念皆无, 即称为“漏尽者”,也就是断尽一切烦恼的人。总之,药师法门行者要以一颗平常心,按戒定慧的次第踏实去做,千万不要追求玄妙,在持戒、修定、证慧的过程中,断除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无明烦恼,在举心动念中下功夫,就必得大成。
药师法门偏重于对人现前生活的关怀。由于人生是个转折的枢纽,上升下堕都在人生,净化心灵,修人天善、解脱善、菩萨善,是上升的道路;发展贪嗔痴,为下堕的道路;故尊重人生, 就须在人生的当前努力,在现实人生中有所修为,走“八正道” 之路。八正道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其中包括了佛教的戒定慧三学,及进一步修习菩萨乘的内容。
药师法门不光是重视消灾免难、除病延年、具足福德、远离恶道这些现世乐,也兼顾了往生(东方和西方)净土的后世乐, 但这一切,又都是在“令众生毕竟证得无上菩提”这一归趣下的方便施设,由此可见这一法门的圆满之处。
生活在世间,我们不可能不病,也并不怕得病,怕的是有病而不自知,甚至讳疾忌医,以致贻害无穷。修学药师法门,可以让我们有病治病,无病防患于未然。在正信皈依的前提下,我们一方面要恳切地祈求药师佛的加被,使我们诸事顺遂、少障少恼, 更要学习药师佛宏伟的愿力,广大的悲行,去躬行实践,自利利他,踏踏实实地生活,认认真真地修行,在生活中学习和体会佛法,用佛法去净化我们的生活。平时应注意运动、饮食和睡眠等方面的调摄,令身体尽可能的健康和顺,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以八正道作为我们生活的指南、行为的标的,乐善好施,常行慈悲,积累广大的福智资粮。若人人都能依此去做,不仅能够使得个人众病消除,并且随着影响的扩大,整个社会,乃至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都将得到充分的净化,无须等到往生佛国,娑婆世界就能够化作无量的清净庄严展现在我们面前。
使佛法普化于人间,令娑婆比美于净土,这是药师法门的终极归趣,也是我们佛弟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愿大家共勉!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
普及于一切 ,
我等与众生 ,
皆共成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