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谷歌浏览器推荐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QQ浏览器,360浏览器请切换极速模式!
字体颜色设置: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21. 药师佛可治的病 你真想不到(一)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佛教是与时俱进的宗教。

           “出世行道时节因缘,不可不审也。待彼因缘合我时节,犹顺水顺风行舟,不亦快欤。因缘犹水也,时节犹风也,佛法犹舟也,善知识犹舟师也,欲度众生于彼岸,阙一则不可也。”

         中国佛教僧人就是善于在佛教大海中掌握因缘时节的“舟师”,他们掌舵着佛法这只大“舟”,注重走与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当代药师佛信仰崇拜也在时代气息中,表现出鲜明特点。

         一、当代药师佛信仰的转变

        伴随现代社会发展,传统药师佛信仰开始发生变化。药师佛信仰解决的是人生问题,与当代佛教界提出的“人间佛教”思想是一致的。

当代著名高僧惟贤法师曾说:“太虚大师讲过‘佛教法门都是平等的’,你不能说哪个高哪个低,讲西方净土也不是忽略现在的。不过历史宣传,中国过去制度的影响,就比较偏重死后的问题,念佛等死,生前应该做些什么呢就忽略了,东方净土《药师经》恰恰就可以补这个的不足。佛教人间化,人间净土, 恰恰就可以把这个偏差补起来,比较契合当前的情况。”

有生就有死,任何人都将面临生老病死,对众生的救助在这点上,当代药师佛信仰与传统药师信仰是一致的,“若西方偏於接引,药师偏於救患等”。

 药师管生,弥陀管死,这是佛教对东西两大佛的分工,现代社会仍然沿用此规则。现代很多人信仰药师佛,目的仍在于消灾延寿。特别是对疾病的治愈,抱有强烈的功利心理。

 学佛网上有上百篇关于药师佛信仰的文章,其中多与信仰药师佛得疾病治愈有关。对许多疑难病症,药师佛信仰者往往把治愈的希望寄托到药师佛身上。

《药师佛医治众病》 文指出,药师佛能治的病有:

  (一)癌症。       (二)糖尿病

  (三)慢性病 。  (四)肝胆病。

  (五)肺病。       (六)传染病。

  (七)精神病。   (八)心理病。

  (九)符咒缠身。(十)短命。

(十一)横死。   (十二)其它种种。

 从疑难杂症被治愈的实例观察。从患者的年龄段来看,有婴儿、成年人和老年人,其采用的办法都是传统的“称名念佛”, 通过念“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得到彻底救治。

 这里颇有观音菩萨循声救苦特点,但是观音菩萨可以救度一切众生苦难,而药师佛则是专门拯救患有疑难杂症患者。

 按照现在医院分工特点,观音菩萨好比是三甲全科医院,药师佛则是专科医院,他们的目的与手段相同,但是规模与治疗范围不同。

“称名得救”的方式并未脱离传统救赎方法,只是更多表现对疑难杂症治疗方面。从宗教学角度看,这仍是把未知世界交给,期望通过对神的恭敬祭祀和礼拜,取得一定疗效。

 按照传统的药师佛治疗理论,这里所治好的疾病,仍然属于“报病”范畴,如果仍要从理论上来解释,则根源于佛教所说业报因果之说,得救之人系业力转化,又通过与神的沟通,终得佛祖眷顾,治愈了顽疾。

 从现在所见到的因称药师佛的名字而得到救治例子来看,大部分人都没有吃药,仅是称念佛名就治好了疾病。当然也有将药通过药师佛加持力,再服药例子。

不管是不服药还是服药,药师佛治病的原理主要都是心理治疗。这说明,药师佛治疗“报病”仍然是通过心理变化而作用于生理变化的路数。

 这是药师佛治疗疾病根本原理,也是药师佛信仰治病最根本特点,属于药师佛治疗理论的“三病”中业病与烦恼病范围,所以药师佛信仰在医疗领域内,其实擅长的还是心病,即心理治疗。

         如忧郁病属于精神性疾病,是当前人类最大杀手之一,仅我国就有上千万的病人患上这种病的人15%的人可能最后会采取自杀手段。

       但是现代医学对忧郁病还没有办法根本医治,只能采取药物控制方法,将病受制在一定的范围,不要经常发作。

         医生强调,要想根治这种病,关键还在于心态调整。能够改变生活环境,与朋友相处,放大心量,转移注意力,这是彻底治愈忧郁病的根本办法。有案例显示,有人因为信仰药师佛之后, 治愈了此种病。

        如:因为当我发现忧郁来袭前,身体的胸闷、胃胀、思考无法集中,若念咒语可借由吐气按摩胸腔及肋膜舒缓紧张的情绪,若能观想琉璃的光彩华丽的景象,心情会开朗便可压抑住来袭的浪头。总归一句话,只要心境转念一切就能豁然开朗,共勉之。

        民国期间战争频仍,众生涂炭,人民缺医少药,特别是广大乡村医疗尚不普及,治疗“报病”的药师佛信仰基础深厚。国民党政府考试院戴继陶院长等人建立药师法会,发愿倡导药师佛信仰,提升药师信仰地位。 

        当时在寺院里都要举行药师法会,强调发愿:“第六遵行世尊本愿,政重卫生,业励医药,使一切人民,凡有疾苦,悉得救治;世尊第六本愿,如实成就。”

        “第七遵行世尊本愿,普设医院,广施药品,使一切人民孤苦贫穷,悉离病厄;世尊第七本愿,如实成就。”

        这些愿文强调“政重卫生”、“普设医院”等等,这些都是与时俱进的产物,是药师佛信仰进入现代社会的现实反映推动了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

        太虚法师指出:“今日若能将此(药师法门流行于世,则世界众生皆得普遍消灾利益,而使人生与佛法发生普遍的亲密的关系,更足奠定人间佛教的基础也。”

        传统的“报病”治疗观念仍然在当代社会受到一些人重视,但是作为药师信仰强项——对业病与烦恼病的疗效,不仅是古代佛教传统的长处,今天也仍能发挥作用。

          有人认为,现在处在佛教所说的末法社会,“大医王佛、药师如来,帮助一切平安喜乐,信心光明,是末法时代苦难众生救‘生死厄难无上妙法药’。”

        《药师经》是适应现时代最需要的大甘露,因为它的系统有三个要素:

 (一)有最高级“速成菩提”成佛理论。

 (二)有最殊胜“善巧方便”修持成佛方法。

 (三)有最实际表演教育示范。

         此系统实际上就是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速成菩提”从佛教的目标来讲是成佛的途径,但从治疗的角度来讲就是信心的建立,因为唯有“信”才能配合治疗,如果都不信了,还治什么呢?

         “善巧方便”是治疗的不同手段,大乘方便说是佛教实践最基本观念,依据众生不同根基,选择不同接引方法,帮助学佛者增长学习信心与进度。

           从治疗角度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病人特殊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案,让患者尽快能够痊愈。“表演教育示范”是药师佛信仰现代表达,从佛教来说有典型教育意义,

         从治疗角度而言,就是有已经成功病例。“世俗如神农、扁鹊等以物药治身病,即为物药之师;佛以种种法药善治众生之病, 故为法药之师。

         地上菩萨对地前人言,亦称药师,而对佛言,亦为病人,盖微细无明未尽,犹须佛之法药治故。

           由此可知,当代药师佛信仰的现代意义就是为现代精神疗法提供一个传统借鉴,丰富了精神治疗基础理论。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微信扫一扫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