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三)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药师十二大愿赞偈:
十二大愿,饶益有情,密咒加持德难名,礼念愿圆成,怨业冰清,寿永福慧宏。
药师佛的第五大愿(如何得到清静的戒体)
修行靠什么成就,靠明心见性啊,那如何才能明心见性啊,守戒。佛门三无漏学中,戒定慧。一定要守戒。末法时代,受戒容易吗?很不容易的。佛陀说了,末法时代众生守一条戒律的功德都胜过了佛陀时代守全部戒律的功德。为什么,因为诱惑太多了。戒律难守啊。戒律难守,修行就不能成就。修行要修无漏的, 守戒就是无漏,不守就是漏,就像一个漏斗,你往上面装,下面一直漏,这样能装的满吗?
戒律如此重要,那怎么办,药师佛发愿说了,让我们众生戒律清静啊。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静,不堕恶趣。”这是药师佛的第五大愿。
弘一大师说,药师经很重要,因为能护持住我们的戒体,让我们戒体清静。戒体是什么,是一种无色的物质,人们看不见, 但是确实存在这种力量。他会护住我们,让我们不遭受群魔和鬼神侵犯。这就是戒体的作用。这种戒体要如何观察的到呢。入定时,或者平常观想时可以观察的到。
药师佛为什么会让我们的戒体清静呢。因为药师佛的第二愿力中,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就是这个愿力。药师佛用他的琉璃身来清静我们的业障身,让我们得以清静,这就是药师佛清静的来源。当然,要清静我们戒体,不是简单的念念药师佛,药师经就可以了。还是要配合忏悔,观想,要至心诚意,配合药师佛的果地的加持力和本誓愿力,就可以让我们戒律清静。就是这么来的。
学佛贵在诚心,直心,没有诚心,直心来学佛,成就是很难的。为什么忏悔要发露忏悔,发露我们的黑恶。就是让我们诚心,平常在别人面前讲话遮遮掩掩的,没有惭愧心。做了坏事在佛面前还替自己遮掩,这样就很难成就了。佛不是我们的包庇者,所以,要怎么样才能和药师佛感应呢。要有惭愧心,忏悔心,利他心。这样就容易感应。
心起惭愧时,药师佛的琉璃光芒才能照射到我们的内心,否则我们拦住铜墙铁壁,不愿意接受药师佛的琉璃光芒,却怪药师如来不感应,这就是我们的过错了。古大德说,千江有水千江月,要怎么有月,水要静啊。这样才能和药师佛感应,那为什么不静呢。因为我们的贪嗔痴在作怪,而且无惭愧,这样内心就会起波澜,这样佛光要普照也是难啊。
修行人,首先一定要改变我们的色身,怎么改变,不是靠念念经来改变的,也不是靠拜拜佛来改变的。靠的是我们常常起惭愧心,起忏悔心来改变的。我们这辈子是业障凡夫,所以没有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是我们业障啊。相由心生,我们心一定要好好端正,心端正了,相貌就慢慢好转了。心不端正, 读破经书也是枉然啊。
要心端正,最好的方法就是忏悔,那么为什么我们忏悔不起来呢?因为业障。要记住,忏悔不起来,是因为业障。如果我们能发起忏悔心,就说明业障清静了。发起了惭愧心,也是业障清静了。业障清静的表现,就是惭愧心,忏悔心增加了,慈悲心增加了,贪心,嗔恨心,淫欲心,我慢心,怀疑心减少了。如果这些该增加的心没有增加,该减少的没有减少,那就是我们业障很重啊。如果发起了惭愧心,忏悔心,我们会痛哭流涕的,不是简单的说自己惭愧忏悔。
要怎么才能发起忏悔心,和惭愧心,多多求药师佛,拜佛,每天礼拜药师佛,这是最好的。业障渐渐消除,惭愧和忏悔心渐渐增长了。这样,我们的色身就慢慢转变了。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求药师佛加被,也是靠我们心的转变。我们既要相信药师佛,也要相信自己,药师佛的保护是加持作用,而我们自己的行动才是真正保护自己的力量,药师佛的保护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你不听药师佛的话,就不能保证了,因为药师佛虽然全心全意在保护你,可是你内心的种种烦恼,世俗习气却在进行反抗,对药师佛的保护,你排斥、反抗,不要,偏不听话,那这股力量也很厉害!自私烦恼要改变,不能拖下去!
回向文: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东方妙宝国,亲觐药师琉璃尊,
菩萨药叉为伴侣,微妙上愿悉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