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谷歌浏览器推荐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QQ浏览器,360浏览器请切换极速模式!
字体颜色设置: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40. 药师法门与身心平衡健康(下)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三、平衡健康理念与平衡健康的五大要素

        其源于传统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1  整体平衡观

整体平衡观是《黄帝内经》的理论核心,《黄帝内经》认为健康的基础和标准就是整体平衡,而造成各种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体失衡,并指出养生、保健、治病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人体重新恢复和保持整体平衡状态。平衡健康理念强调:整体平衡的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而防治疾病的最佳手段,就是将人体重新调整到整体平衡的最佳稳态。

        3.2  未病先防观

        《黄帝内经》是医学史上最早提出“未病先防”理论和方法的预防医学巨著,特别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明确指出,医学的最高境界不是治疗疾病,而是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能够明察秋毫,及时调治,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这与现代医学所提出的“预防胜于治疗”思想完全一致。

        3.3  健康理念的核心—只有平衡才能健康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生理上、心理上、社会适应能力上、道德上均处于良好状态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这里的平衡不是局部的平衡而是整体平衡,整体平衡是健康的基础,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志。随著「整体平衡”的范围不断扩展,人们的健康水准也将不断提升。即:生理平衡则生理健康,心理平衡则心理健康,身心平衡则身心健康,人与家庭、社会、自然和谐平衡则人的身心内外才能整体健康。

        3.4  平衡健康的五大要素

 1) 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平衡健康的第一要素,健康应“以道德为本”。“仁爱”是传统道德的精髓,也是道德健康的核心。培养儿童在助人过程中,感受到欣慰的快感并能增强自信心,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平衡的、健康的,有利于心身的整体健康。

 2)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道德健康的具体表现,是心身健康的基础。平衡健康理念认为“无私”与“利人”,能够消除各种欲望和不良情绪对人心身的伤害,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无私”是忘却自我, 进而全身心地回归自然、融入社会;“利人”是事事处处以一颗感恩的心善待他人、助人为乐。内心“无私”自然清静安祥、喜乐长生;处处“利人”则可在自己周围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无私利人”内外相和自然心理健康。所以,“自私自利”是百病的祸根,“无私利人”是根治心理疾病的良药,是健康快乐的源泉。

         3) 行为健康:

        道德、心理与行为表里如一、内外相应,才能使心身平衡健康。平衡健康理念认为:一切健康的行为,都是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行为健康的核心是“和谐”,和谐就是人的道德、心理、行为、生理相统一,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相适宜。所以“顺应规律”,是行为健康的准绳,“居中守弱”是和谐的体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道德、心理健康的具体展现。

 4) 饮食健康:

        饮食是健康之本、生命之源。平衡健康理念提倡合理的膳食结构与科学的饮食习惯,尤其强调“自然、平衡”的饮食原则。“自然”是指自然饮食。平衡健康理念提倡饮食要回归自然,以自然植物性食物为主。现代人选择保健食品也最好选用从自然植物中提取的全营养素制品,而不宜长期服用某种浓缩儿童营养素制品。“平衡”是指:一要营养平衡,每天吃的食物必须做到种类多样、营养搭配得当。二是指营养的摄入量与机体的需要量要平衡,无论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有多丰富,营养价值有多高, 如果超过了人体需要量,再好的营养也是“垃圾”。

 5)  躯体健康:

       躯体健康是心身整体健康的物质基础,现代医学一直把躯体健康与否作为划分疾病与健康的第一标准。平衡健康理念认为: 躯体健康的核心是“脏腑平衡”。只有当各脏腑系统处于和谐平衡的稳态时,人体与生俱来的“自愈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维护健康,甚至使疾病不治而愈。人体五大脏腑系统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中任何一个系统失衡,都会影响其他系统,进而导致人体整体平衡失调,造成不健康甚至疾病发生。反之,通过调节某一失衡的脏腑系统使之恢复平衡,都会进一步促进脏腑系统的整体平衡,进而恢复“内环境”的稳态,以保持躯体健康。

         总之,道德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饮食健康、躯体健康是平衡健康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关联、彼此促进、和谐而统一。其中饮食健康、躯体健康是心身整体健康的物质基础;行为健康是心身健康的外在展现;心理、道德健康是心身健康的核心。人只有维护和保持上述五大健康要素的整体平衡、和谐统一,才能真正享有健康的人生。

         药师法门的性命教育(一门课程)可以从小培养人的两大道德、三大要素、五大操养、六种意识、七大能力、八种气质;身心灵的健康锻炼与智慧提升,离不开药师禅法门的禅修。通过日精月华的吸收聚集而贯通人体性命,可以培养:

        一门课程:药师法门的性命教育

        两大道德:智慧、慈悲;

          三大要素:性命和乐身心健康、美德品鉴德慧福圆、心量如海亲和社交;

        四个阶段:净—定—观—运

          五大操养:快乐、静定、安祥、明心、博爱乐定安明爱

        六种意识:创新意识、表现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社交意识、合作意识;

       七大能力:自由想像力、创造活力、专注定力、理解能力、判断智力、沟通语力、 亲和合力;

          八种气质:热情、稳重、活力、自然(舒坦、宁静安详优雅、幽默、坚毅

四、药师法门与中医之身心平衡运化

       药师法门的三大精要饮食、呼吸、睡眠贯穿著平衡理念,而平衡观正是中医健康医疗的指南;这样药师法门和中医关于健康,就由“平衡心身医学观”架起了自然整合的 1+1 金桥。

 回向文:

     以此善行愿自他,悉皆成就药师佛,

     令诸有情无一余,药师佛果皆得证。

     如日驱散无明暗,如月平息恼热苦,

    除三毒病药师佛,愿琉璃光赐吉祥。

微信扫一扫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