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谷歌浏览器推荐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QQ浏览器,360浏览器请切换极速模式!
字体颜色设置: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18. 修持药师法门如何做好“善护念”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修持药师法门如何做好“善护念”

在修学药师法门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修持方法就是善护念。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行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

世间人的心念是千差万别的,一天到晚都在念些什么东西呢?一般人都在想色、声、香、味、触、法、吃、穿、住,以及妻子、儿女、名利、钱财、得失、是非等等──我们如果观察一下自己的念头,就会发现一天到晚都在这些方面打转。学佛,就是要训练自己的念头,修理自己的念头,把握自己的念头,改造自己的念头。佛与众生之间的差别,就在念头上的差别。

“善护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圆满。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的心念坏了,只想修成功有了神通,手一伸,银行支票就来了,或是有些年轻人,想得神通,就看见佛菩萨了,将来到月球不用订位子,因为一跳就上去了。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念来学佛打坐是错误的。你看佛!多么平淡,穿衣服,洗澡,打坐,很平常,决不是幻想,决不乱来,也不带一点宗教的气息,然后教我们修养的重点就是“善护念”。

善,即好好的照顾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譬如现在我们学佛的人,有念佛的,能到达一心不乱,也不过是善护念的一个法门。我们打坐,照顾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也是善护念。

佛家修大彻大悟的方法中,有个四念处,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处里非常重要的,随时念这个心,知道了这个念头,就是善护念。

我们的这个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无常;念心,我们思想是生灭的,靠不住的,一个念头起来也立刻就过去了,去追这个念头,当它是实在的心是错误的,因为这个思想每一秒钟都在变去。

什么叫念?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照佛学的解释,人的一念就有八万四千烦恼。烦恼不一定是痛苦,但是心里很烦。譬如,有人坐在这里,尽管经书拿在手上,也在护念,他护一个什么念呢?一个烦恼之念,不高兴。自己也讲不出来为什么不高兴,连自己都不知道,这就是人生的境地,经常都在烦恼之中。解脱了这样的烦恼,空掉一念就成佛了,就是那么简单。但是在行为上要护念,要随时照顾这个念头。

“善护念”是要好好地看护自己的念头,看好自己这头牛不要到别人的麦地里去,虽然理解了,但做到“善护念”很难,原因是我们往往说和做不一致,那就需要我们到日常生活中去,到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中去付出,不为自己,只为别人。

我们一个念头从心而起,包含了二种觉察。有心的人,觉察到一个念头才起来,下一个念头就不会去相续了,这样就不构成过失。所以,“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觉照就像阳光,只要阳光生起,黑暗自然消退。要在正念上下功夫,保护光明之念,不必总是咀嚼妄念。

要想真正了解如何的善护念、那么就一定要了解佛祖说法的五个要点,这样才能随时随地的因众生之根器、机缘不同而随机演教,打破群生无始劫来的无明而引导弟子见性出头,正因为佛祖能够做到随时随地善护念、善付嘱诸弟子,因此才能有“调御丈夫”的尊称,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佛祖说法的五个要点。

一是言说,言说,即是以言语而说法,为化导世间愚痴众生,佛祖从无始劫来即为大众发心或说世出世间法,或说过去现在未来之法,无有穷尽,众生不尽,说法不止。

二是随宜,随宜,就是随顺众生之所宜,众生有聪有愚,而佛祖所说之法或渐或顿,或偏或圆,总要随其根器,以其能受,令其开解,使之导入佛法修行之正轨,得所裨益。

三是方便,方是方法,便即便宜,犹如世人所说的善巧,譬如世人喜欢富贵,佛祖即告世人布施之道可以使人富贵,世人厌恶烦恼,佛祖即告世人般若智慧可以使人断诸烦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行之一切方便,无不是为淆众超脱而生,诸众超脱,则方便不复存在。

四是法门,法是佛祖随机所说之法,如华严、如法华等,门有出入之义,即是佛祖所说的诸般之法,无不是为诸众出离生死苦趣而达到清静涅槃彼岸而生,娑婆世界,有情皆苦,而佛祖大开解脱之门,使诸众生可以离苦得乐。

五是大悲,种种方便权巧法门,佛祖不惮辛劳而说演佛法不止,只是因为佛祖具慈悲为怀之心,欲令诸众生因之而可以拔去苦根,永登极乐境界者也,故为染着贪嗔痴三毒众生,广演戒定慧之法,种种善护念、善付嘱之法,不可尽说,如若尽说,恐怕恒河沙劫亦不可穷尽。

我们常说修行即修心,而心是由一个个念头所组成、显现的。因此,修心功夫即是念头功夫。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及时转念,这需要功夫。这样的功夫得慢慢地观察,慢慢地修。

我们要懂得善护念,也就是保护我们的正念。我们的修行就是要把生活和工作中的纠结、烦恼、抱怨、嗔恨都化解掉。这样的化解是智慧的化解,是生起了宽容心之后的转念,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愤怒,硬要生起的所谓的假慈悲、假宽容。明明自己气得要命,心里都要冒火了,但面上还要装作微笑,这不是修行,这是在折磨自己。

我们经常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心,那我们就要时时记得善护念。要观察每个念头是好的还是坏的,然后要断恶修善。念头的生起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们从起心动念时就要观察自己,及时熄止坏念头。

我们每次生起一个好的念头时,就自己随喜自己,赞叹自己,心里欢喜地告诉自己:我要保护好心里的善,多多生起善的念,多多发善的愿。

“善护念”,就是这个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门,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事也是一剂良药。“但持正念,莫问黑烟”,我们能时刻善护其念,自能熄灭烦恼,清净自在。

念善护:时时刻刻,随时随地提起觉知,观照自己的当下一念,看到刹那心念的生灭,不可稀里糊涂,昏沉而过。这是初步的念头功夫,从不知不觉念头起灭自己不知道,到后知后觉(念头起后才知道,到念起即觉念头刚生起就能觉知,逐步修习。

护善念:一念善心起,即当保任不失,不退初心,让片刻的一念善心成为相续的一心向善,从而正念常住、光明常在,这就是“自净其意”的念头功夫。也就是“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的渐修熏习。

善护念:当我们的觉性持续如练,功夫渐渐打成一片,就能时刻做到“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朗朗澈照,勿助勿忘。虽护善念而不执着,虽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当下无念可护、无住而住,就达到“善护念”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圆觉经》所说的“净觉随顺”。此时“一念不生全体现”,清净本心豁然而显,达到觉性圆满,究竟解脱的涅槃境界。

回向文: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东方妙宝国,亲觐药师琉璃尊,

    菩萨药叉为伴侣,微妙上愿悉圆成。

微信扫一扫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