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七)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卷 下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于佛光内寺译
复次阿难,彼琰魔王簿录世间所有名藉,若诸有情不孝,五逆①,毁辱三宝,坏君臣法,破于禁戒,琰魔法王随罪轻重,考而罚之。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然灯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道众难。”尔时众中有十二药叉大将②,倶在会坐,其名曰:
宫毗罗③大將 跋折罗④大將 迷企罗⑤大将
頞你罗⑥大将 末你罗⑦大將 娑你罗⑧大将
因陀罗⑨大将 波夷罗⑩大将 薄呼罗⑪大将
真达罗⑫大将 朱社罗⑬大將 毗羯罗⑭大将
此十二药叉大将,——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七佛如来名号,于诸恶趣,无复怖畏。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处,城邑聚落、空闲林中,若有此经流布读诵,或复受持七佛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令脱众难,所有愿求,悉令满足。或有疾厄求度脱者,亦应读诵此经,以五色缕结我名字,得如愿已,然后解结。”尔时世尊,赞诸药叉大将言: “善哉!善哉!大药叉将,汝等念报七佛如来恩德者,常应如是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注解
①五逆:1.弑父;2弑母;3.杀阿罗汉,即杀害出世圣者;4.出佛身血,如佛在世时,提婆达多推石害佛,令佛足伤破出血;5.破和合僧,即挑拨和合僧团,使原来和乐清净的大众发生摩擦,彼此烦恼,不能安心办道。一切罪恶,以此五逆最重。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故又名无间罪。
②十二药叉大将:药叉有的译为夜叉。药叉性情不一,有的穷凶恶极,有的善良和顺。即是温顺而善良的药叉,在佛教的护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十二药叉, 即是热忱护法的善良夜叉。在毗沙门天王统摄下的药叉,部属很多,而这十二位为领导者,故名大将。
③宫毗罗:蛟龙的意思,顶有金龙相,住在王舍城的一个山上。佛在世时,其以赤诚心处处护法,可说是最有功绩的一位护法药叉。
④跋折罗:为金刚的意思,以其手执金刚杵而名。
⑤迷企罗;为金带的意思,以其腰束金带故。
⑥頞你罗:为破空山的意思。
⑦末你罗:为沈香的意思。
⑧娑你罗:为螺女形的意思,以其首冠华发,如螺故。
⑨因陀罗:为能天的意思,亦名地持。
⑩波夷罗:为鲸鱼的意思,长大如鲸故。
⑪薄呼罗:为蟒龙的意思。
⑫真达罗:为一角的意思,头有一角故。
⑬朱社罗:为严帜的意思,右云杀者。
⑭毗羯罗:为善艺的意思。
讲述
救脱菩萨又说:“阿难,那琰魔法王主要掌管世间众生犯错误的名籍。若是这些众生不孝父母,犯五种极逆于理的罪恶,破坏侮辱三宝,犯上不忠于君,破坏君臣之间的礼法,毁坏佛法和供养三宝的各项净戒等等,琰魔法王会依据他们罪业的轻重,依法审问判刑,所以我才诚劝各位有情众生燃灯造幡,放生修福,使众生度脱一切苦厄,再不遭受各种灾难。”
这时,大众中有十二位药叉大将,都在法会的座位上,他们是:
宫毗罗大将 跋折罗大将 迷企罗大将
頞你罗大将 末你罗大将 娑你罗大将
因陀罗大将 波夷罗大将 薄呼罗大将
真达罗大将 朱社罗大将 毗羯罗大将
这十二位药叉大将,每位都各统摄有七千药叉为其眷属,他们异口同声地向世尊宣誓说:“世尊!我们今天能够蒙佛威力,得闻药师七佛名号,便不再感到有恶趣的威胁与恐怖了。我们相互一起,共同一心,归依佛法僧三宝,直到寿命终结,并且发誓要负荷一切众生,为他们做种种义利,令其脱离苦厄,饶益安乐。无论是在任何村庄、城市、国都、县邑乃至于空旷的森林中,若有流布此药师琉璃光七佛经,或更有人受持药师琉璃光七佛名号,并恭敬供养的人们,我们十二药叉大将各率领七千药叉眷属,随时保护他们,使他们解脱一切苦难;他们的各种愿望和祈求,都能得到满足,如有疾病和苦难而求度、求解脱的,也应当至心读诵此药师经,同时用五色线缕,结出十二药叉大将的名字,等到病苦灾难解除,所求的愿望已经满足后,再解开缕结。”
这时,释尊称赞诸位药叉大将说:“好极了!好极了!你们能知念报答世尊、药师琉璃光七佛的慈济恩德,是应当时常这样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
尔时会中有多天众,智慧鲜少①,作如是念:“云何过是殑伽河沙诸佛世界现在如来,暂闻名者,便获无边殊胜功德?”尔时释迦牟尼如来,知诸天众心之所念,即入警召一切如来其深妙定。才入定已,一切三千大千世界②六种震动③,雨天妙华及天香末。彼七如来见是相已,各从其国来至索诃世界,与释迦如来共相问讯。时佛世尊由其先世本愿力故,各各自于天宝庄严师子座上随处安坐。诸菩萨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国王、王子、中宫、妃主并诸大臣,婆罗门长者④居士,前后图绕而为说法。时诸天众见彼如来皆已云集,生大希有,疑惑便除。时诸大众叹未曾有,同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如来,饶益我等,为除疑念,令彼如来皆至于此。”时诸大众各随自力,以妙香华及众璎珞诸天伎乐供养如来,右绕七匝,合掌礼敬赞言:“希有,希有⑤!诸佛如来甚深境界,不可思议⑥!由先愿力,善巧方便,共现如是奇异之相⑦”。尔时大众各各发愿:愿诸众生,皆得如是如来胜定。
注解
①鲜少:很少,极少。
②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宇宙观的用语。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出,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天王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开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③六种震动:大地震动,有三方面的六种震动:一、为动之六时,即佛入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二、为动之六方,即东湧西没,西湧东没,南湧北没,北湧南没,边湧中没,中湧边没;三、为动之六相,即动、湧、震、击、吼、爆。当地动时,吾人如小儿卧摇篮中,不觉摇动,惟觉舒服,故地动是表示祥瑞,而且此六种震动,只有天眼通的人才能知见,凡夫则毫不知情。
④长者:年长或身份尊贵之人;也是对有道德之人的尊称。
⑤希有:即稀有、少有。
⑥不可思议:不可以思惟,也不可以言议的意思。
⑦现如是奇异之相:佛菩萨神通广大,能现种种之身向人说法;或借己身做例子来劝人。
讲述
这时,在与会的听众中,有很多信根不具足,智慧很少,便作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像上面说的经过恒河沙那么多佛国的药师琉璃光七佛世界,现在如来,只要暂时闻到药师的遂号,就能够获得那么多微妙功德和殊胜利益?”此时,释迦牟尼如来,知道诸天众心中的疑惑、思虑,立即入定,叫做“警召一切如来”甚深微妙禅定。世尊刚入定后,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马上出现六种奇妙震动的壮观,天空中如细雨般飘洒着各神芳香的鲜花,及芬香的天香末。药师七佛如来看到此种美妙景相,各从自己的佛土一齐来到我们的索诃世界,首先与释迦如来佛互相致意问讯。这是药师七佛世尊由其先世在因地广修菩萨行,无量无边慈悲所发弘愿的无量功德力加被的缘故。各佛均安住于天宝庄严的狮子座上,众菩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国王、王子、太监、妃子,以及众大臣、婆罗门、长者、居士,正前后围绕释尊讲法。这时,诸天众见到药师七佛如来都已到达会场,深感稀罕,生极大欢喜,刚才的疑惑全部消除.同时与会诸大众赞叹说:“此种美妙壮观是从未曾见到过的并齐声赞扬:“好极了!好极了!释尊,您为了饶益众生。为解除我们的疑念,请彼药师七佛如来,都到这里来。”此时,诸大众各随自己能力所及,以各种杂色鲜花、种种奇妙的香及各种名贵璎珞、宝石、种种美妙的音乐供奉如来,从右边环绕佛七匝,双手合掌恭敬行礼,赞美:“太稀罕了!太稀罕了!佛如来甚深奥妙境界,真是平常人不可想像的,这是由于在因地无量慈悲、无量菩萨行,发无量广大弘愿,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慈济一切众生的缘故,才共同现出这样奇异壮观。”此时,与会大众各各立志发愿,愿诸众生都能得如来这样的殊胜禅定。
尔时曼殊室利即从座起,合掌恭敬,绕佛七匝,礼双足已,白言世尊:“善哉!善哉!如来定力不可思议,由本愿力,方便善巧,成就众生。唯愿为说大力神咒,能令来世薄福众生病恼所缠、日月星辰所有厄难、疫病怨恶及行险道遭诸恐怖,为作归依,令得安稳。彼诸众生于此神咒,若自书、教人书,受持读诵,广为他说,常蒙诸佛之所护念,佛自现身,令愿满足,不堕恶趣,亦无横死。”时诸如来赞曼殊室利言:“善哉!善哉!此是我等威神之力,令汝劝请,哀愍众生,离诸苦难,为说神咒。汝应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说。曼殊室利,有大神咒,名曰:如来定力琉璃光。若有男子女人书写读诵,恭敬供养,于诸含识,起大悲心,所有愿求皆得满足,诸佛现身而为护念,离众障恼,当生佛国。”时七如来以一音声,即说咒曰:
讲述
这时,曼殊室利从座位中站起来,双手合掌.恭敬行礼,绕药师七佛七匝,礼佛双足以后,禀告世尊:“善哉!善哉!如来禅定力是十方诸佛极广极深的境界,一般众生是很难思议和言说的,这都是由于药师七佛慈悲,无量宏愿,修广大菩萨行,以无量善巧方便,为拔除众生诸苦,成就众生,惟愿为众生演说“大力神咒”,令来世福德薄少、被疾病缠绕众生,在日月星辰发生变异,世间灾难来临,传染病、瘟疫流行的灾难,或遭怨恶,行于危险道路,心不自在,生种种恐怖时,大力神咒都能使众生有所皈依,脱离苦厄,而身心安乐。诸众生对此神咒,若自己恭敬书写,或教别人书写,殷重奉持、读诵,广为宣讲,就会常常得到药师七佛的加持、护念,佛会自动现种种妙身,使所求愿望祈求都得到圆满实现,不再堕入三涂恶趣中,也不会发生非命横死等灾祸。”
这时众如来齐称赞曼殊室利说:“善哉,善哉!此是由于佛的广大功德威神之力加被,使你发问劝讲,哀愍众生。为使众生脱离诸苦难来说神咒,你应当认真谛听,深刻领会奥密,善思惟之,我应当为你说。曼殊室利,此大神咒名叫“如来定力琉璃光”。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们,诚心诚意书写、诵读,恭敬奉持供养,对诸众生起伟大的慈悲心,所有愿望所求都能满足,众佛即现身以种种方便善巧保护、忆念持咒人,令其脱离众业障、苦恼,投生佛国。此时药师琉璃光七佛以同一声音,即诵咒曰:
怛姪他 具谜具谜 謦尼谜腻呬末底末底 馺䫂怛他揭多三摩地 頞提瑟耻帝 頞帝末帝 波例 波跛输但你萨婆波跛那世也 勃睇勃图 唱答谜隖谜矩谜佛铎器怛罗钵里输但你昙谜昵昙谜谜噜谜噜 谜嚧尸朅囇萨婆哥罗蜜栗覩 尼婆喇你勃提苏勃睇佛陀陀頞提瑟侘泥娜曷洛叉覩谜 萨婆提婆 三谜頞三谜 三曼捼汉囒覩谜 萨婆佛陀 菩提萨埵 苫谜苫谜 钵喇苫谜曼 覩谜 萨婆伊底隖波达婆 萨婆毗何大也 萨婆萨埵难者 䀯兰泥䀯兰泥䀯兰也谜 萨婆阿舍 薜琉璃也 钵喇底婆细 萨婆波跛著扬羯囇莎诃。
尔时七佛说此咒时,光明普照,大地震动,种种神变①,一时俱现。时诸大众见此事已,各各随力以天香华、涂香、末香,奉上彼佛,咸唱:“善哉!”右绕七匝。彼佛世尊同声唱言:“汝等一切人天大众,应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王、王子、妃后、大臣寮庶之类,若于此咒受持读诵,听闻演说,以妙香华供养经卷,著新净衣,在清净处持八戒斋,于诸含识常生慈愍,如是供养得无量福。若复有人有所祈愿,应当造此七佛形像,可于静处,以诸香华,悬缯幡盖,上妙饮食及诸伎乐而为供养,并复供养菩萨诸天,在佛像前端坐诵咒,于七日中持八戒斋,诵满一千八遍,彼诸如来及诸菩萨悉皆护念,执金刚善萨并诸释梵四天王等,亦来拥卫,此人所有五无间罪②、一切业障, 悉皆消灭,无病延年,亦无横死及诸疾疫;他方贼盗欲来侵境,斗诤战阵,言讼仇隙,饥俭旱涝,如是等怖,一切皆除,共起慈心,犹如父母,有所愿求,无不遂意。”
注解
①神变:随意,变化莫测,能为所欲为而无障碍。
②五无间罪:即五无间业,又名五逆罪。见前注。
讲述
此时,当药师琉璃光七佛说此神咒时,大地普遍放大光明,照耀一切,同时大地震动,种种神奇、吉祥、奥秘的变化一齐出现。这时,诸与会大众见到这种美妙异相后,各各随力所愿,敬献各种芬香奇花,烧各种名香、涂香、末香,恭敬供养佛。并一齐赞美:“善哉!善哉!”右绕佛七匝。佛、世尊同声颂唱:“你们与会者与一切人天大众,都应该知道,若有净信男子、女人们,国王、王子、妃后、大臣、庶民百姓等,对此神咒恭敬持诵、忆念,听闻演讲,以妙香花供养药师经卷,穿新的或干净、整齐的衣服,在清净处持八戒斋,对诸众生常常起慈悲、怜悯之心,这样的供养,就能受到药师七佛加持,修得无量福德。若有人有所祈求愿望,应当造此药师七佛形像,可于清净整洁之处,以种种名香、各杂色鲜花,悬挂种种幡盖,上等美味饮食及诸音乐,殷重供养,并同时供养众菩萨诸天。在佛圣像前端坐,虔诚持诵此经咒,于七日中持八戒斋,诚心诚意诵满一千八遍,那药师七佛如来及诸菩萨全部都会护持、忆念是人。执金刚菩萨及诸释梵四天王等,也会来拥戴、保护此持咒人,所有五逆之罪及一切业障全部消灭,无病寿命延长,亦无非命横祸死亡及种种传染病流行。邻国侵略、土匪流寇叛乱、战争言讼、仇恨、饥饿、干旱、水灾等不幸遭遇,上述各种外患内乱、灾害、恐怖都得解脱,怨恨、仇人之间,亦互起慈悲心,相处如父母一般亲密友爱,令所求的愿望皆能圆满实现,没有不如意的。
尔时执金刚菩萨①、释梵四天王②从座而起,合掌恭敬,礼释迦牟尼佛足,白言:“世尊,我等大众皆已得闻诸佛本愿、殊胜功德,及见诸佛慈悲至此,令我众生亲承供养。世尊,若于其处有此经典及七佛名、陀罗尼法,流通供养乃至书写,我等悉皆承佛威力,即往其处拥护。于彼国王大臣、城邑聚落、男子女人,勿令众苦及诸疾病之所恼乱,常得安稳,财食丰足,我等即是报诸佛恩。世尊,我等亲于佛前自立要誓: 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忆念我者,应诵此咒。”即说咒曰:
注解
①执金刚菩萨:菩萨名,因执金刚杵,故又名金刚手菩萨、金刚萨埵。密宗以大日如来为初租,此执金刚菩萨为第二祖。
②释梵四天王:梵天、帝释天、四天王,是护持世界佛法的天神。
讲述
这时,护持佛法的天神执金刚菩萨、释梵四天王,从座位中站起来,双手合掌,恭敬施礼,礼释迦牟尼两足,尊敬禀告:“世尊!我们与会大众都已听闻药师琉璃光七佛因地所发无比宏愿、无量殊胜功德,也见到药师七佛为正法,慈悲哀悯众生亲临法会,我等亲自向药师佛殷重供养。世尊,若有此药师经宝典及药师七佛圣号、药师陀罗尼流通、供养,以及药师宝典书写处,我们都会承佛慈悲威神之加被,我们会即往其处,拥戴、维护是人,无论国王、大臣,无论在城市、村庄、众生聚落之处,使具有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们,不会有诸苦难及为众疾病所致烦恼,使众生脱离诸苦,常得安康、稳定,财产、物资丰盛充足,这就是我们报药师七佛的宏恩。世尊,我们亲自站立在佛的面前庄严宣誓:若有清净善男子,善女人们,忆念我的名号,应该奉持、诵读此咒。”即说咒曰:
呾姪他 恶窭莫窭 呾罗窭 么么窭具囇 诃呼去醯去 末啰末啰末啰 紧树囇布囇 莎诃
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婇女,诵七佛名及此神咒,读诵书写,恭敬供养,现世皆得无病长寿,离众苦恼,不堕三途,得不退转①乃至菩提。彼诸佛土随意受生,常见诸佛,得在命智,念定总持②,无不具足③。若患鬼疟等病,当书此咒,系之肘后;病若差已,置清净处。尔时执金刚菩萨,诣七佛所,右绕三匝,各申礼敬,白言:“世尊,惟愿慈悲护念于我,我今为欲饶益未来男子、女人持是经者,我更为说陀罗尼咒。”时彼七佛赞执金刚言:“善哉!善哉!执金刚,我加护汝,可说神咒,为护未来持经之人,令无众恼,所求满足。"时执金刚菩萨,即说咒曰:
注解
①得不退转:这里指到了东方琉璃世界后,所发的誓愿不退转,修得的果位不退转,所得的修证也不退转(愿、位、证三者均不退转)。
②念定总持:正念、正定,密教称陀罗尼。总持:梵语陀罗尼的译义,因修此法能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故名。
③具足:圆满具备。
讲述
若有清净信心善男子、善女人们,国王、王子、大臣、辅相、太监、婇女虔诚奉持诵读药师七佛圣号及此神咒,诚心诚意读诵、书写,恭敬供养,现世中都能无病长寿,脱离众苦恼,不会堕入恶道三涂,永不会退转,直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随自己的愿望,可以投生在诸佛的国土上,常常见到药师七佛,聆听佛之教诲,证得宿命通的智慧。正念、正定、陀罗尼无不具备、圆满。若患鬼疟所害等病,应当恭敬书写此神咒,系在前臂的肘后,待病情好转,将咒放置清净之处。这时执金刚菩萨到达药师七佛处,右绕三匝,恭敬行礼,尊敬地说:“世尊!佛愿慈悲忆念保护我们众生,我今为把无比丰富的利益带给未来世,奉持此药师经宝的善男子、善女人们。我更为众生说陀罗尼咒。”此时,药师七佛称赞执金刚说:“好极了!好极了!执金刚,我以无比功德威神之力加被于你,说此神咒.为了关怀、维护未来奉持药师经宝典的人无诸苦恼,随愿所求,皆得圆满实现。”这时执金刚菩萨即口说真言如下:
南么馺多喃 三藐三佛陀喃 南么萨婆跋折啰达啰喃 呾姪他 唵 跋折囇 跋折囇 莫诃跋折囇 跋折跋啰波舍 陀喇你三么三么 三曼䫂 阿钵喇底歇(口+歇)多 跋折囇 苫么苫么钵啰苫曼覩谜 萨婆毗阿大也 矩噜矩噜 萨婆羯么 阿伐喇拏你叉也 三么也末奴三末啰簿伽畔跋折啰 波你萨婆舍谜钵哩 晡喇也 莎诃
世尊,若复有人持七佛名,忆念彼佛本愿功德,并持此咒读诵演说,我令彼人所愿满足,无所乏少。若欲见我,问善恶者,应当书写此经,造七佛像,并执金刚菩萨像,皆于像身安佛舍利,于此像前如上所说种种供养,礼拜旋绕,于众生处起慈悲心,受八戒斋,日别三时,澡浴清净,三时衣别,从白月八日至十五日,每日诵咒一百八遍,心无散乱。我于梦中,即自现身,共为言说,随所求者皆令满足。时大会中有诸菩萨皆悉唱言:“善哉!善哉!执金刚,陀罗尼不可思议,实为善说。”时七如来作如是语:“我等护汝所说神咒,为欲饶益一切众生,皆得安乐,所求愿满,不令此咒隐没于世。”尔时七佛告诸菩萨、释梵四天王曰:“我今以此神咒付嘱汝等,并此经卷,于未来世后五百岁法欲灭时,汝等皆应护持是经。此经威神利益甚多,能除众罪,善愿皆遂,勿于薄福众生诽谤正法 毁贤圣者,授与斯经,令法速灭。”尔时东方七佛世尊,见此大众,所作已办,机缘满足,无复疑心,各还本土,于其座上,忽然不现。
讲述
“世尊!若有人忆念持诵药师琉璃光七佛圣号,忆念药师七佛因地广修菩萨道无量本愿功德,诚心诚意持此神咒,诵读演说,使持念之人所有愿望皆得实现、满足,不会缺少。若想见到我,并问善恶、是非者,应当恭敬书写药师经宝,造药师七佛圣像及执金刚菩萨形像,在像身中安置佛舍利,在此药师佛像前,像上面所说的方法,做种种恭敬供养,虔诚礼拜,旋绕,对众生起大慈悲心,受八戒斋,日别三时,洗澡净身,三时着整齐清净衣服,从每月八日至十五日,每日诵咒一百零八遍,心里清净、安祥,心无散乱。众生在梦中就会见到我现身为其讲法、开示,随其愿望,所求都能得到满足。”
这时大会中有药师琉璃光七佛都同声称赞说:“好!好极了!执金刚菩萨,陀罗尼是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精义,实在是善说!”此时药师七佛这样讲:“我们维护你所说神咒,为使一切众生都安祥、快乐,所有祈求,皆能满足,不使此神咒从此索诃世界隐蔽或埋没。”此时,药师七佛对众菩萨、释梵四天王说:“今天我把此神咒托付给你等,此药师经宝典,于未来世后五百年末法时代,你应当护持此经。此经威力功德,对众生利益无量无尽,能够除去众生诸罪业,使众生善良美好愿望都能实现。千万不要对智慧福德稀少、诽谤歪曲正法宝藏、诋毁、侮辱修习大乘佛法的大德的众生传授此经,以致造成佛法迅速毁灭。”此时东方药师琉璃光七佛亲眼看到大众所做的事已办完,善缘已经满足,对药师经及陀罗尼再没有疑惑,而是坚定受持,就各自现神通,从自己座位上忽然不见,而回归自己的药师佛国土。
尔时具寿阿难陀,即从座起,礼佛双足,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受持?”佛告阿难陀:“此经名为七佛如来应正等觉本愿功徳殊胜庄严,亦名曼殊室利所问,亦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执金刚菩萨发愿要期,亦名净除一切业障①,亦名所有愿求皆得圆满,亦名十二大將发愿护持。如是名字汝当奉持。”时薄伽梵说是经已,诸大菩萨及声闻众、天龙、药叉、健闼婆②、阿苏罗③、揭路荼④、紧那罗⑤、莫呼洛伽⑥、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⑦。
注解
①净除一切业障:众生的种种灾难,即过去世与现在世业障所感。现受持此药师法门,便可把一切业障拔除干净,而得消灾免难,植福延寿,故得此名。
②健闼婆:即乾闼婆,是位天乐神。诸天举行盛会时,均由他奏乐,可说是天国的音乐家。
③阿苏罗:即阿修罗,为容貌丑陋、常与帝释战斗之神。
④揭路荼:即迦楼罗,系一大鸟,因其翅膀金色,亦名金翅鸟。
⑤紧那罗:即紧拿罗,它能歌善舞,唯头生一角,究竟是神是人,令人莫辨,故又名疑神。
⑥莫呼洛伽:即摩睺罗伽,是大蟒蛇。
⑦信受奉行:信是深信无疑,受是完全领受,奉是遵照佛、菩萨的教导,行是学习修行。佛经终末多有“信受奉行” 四字而为结束。
讲述
当释尊称赞药叉大将的护法胜举之时,阿难即向佛请示道:“世尊!应当以何种名称来称呼这一法门?我们应如何去信奉受持?”佛告诉阿难:“这个药师法门有七个名称:(一)七佛如来应正等觉本愿功德殊胜庄严;(二)曼殊室利所问;(三)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四)执金刚菩萨发愿要期;(五)净除一切业障;(六)所有愿求皆得圆满;(七)十二大将发愿护持。上面这些名字你要牢记,应当恭敬奉持。
此时薄伽梵(世尊)说完此经,在座的诸菩萨、摩诃萨及大声闻众,还有天龙、药叉、健达婆、阿苏罗、揭路荼、紧那罗、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与会大众,闻佛所说微妙法门、个个皆大欢喜,纷纷信受如来所说此法而奉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