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谷歌浏览器推荐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QQ浏览器,360浏览器请切换极速模式!
字体颜色设置: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11. 你修的是真善还是假善?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你修的是真善还是假善?

什么是善?善的辨别?

修善最重要的是出于真诚而无所求,这是真善。有条件的善,不但不是善,而且是造恶。譬如我们这个世间不少人,尤其是佛教徒,不明白佛陀教化众生破除妄想、执着的道理;他们来佛寺烧香拜拜。都是有所求而来的;他要没有所求,就”无事不登三宝殿“。他在佛菩萨面前许愿烧香拜拜,求佛菩萨保佑,目的达到之后再来还愿。供养奉献,谈条件,把佛菩萨当做什么人!不但心不诚,且把佛菩萨当做恶势力包庇者。岂非罪过!

佛家常讲,道家也讲"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他们说:“今某人不善,而子孙不兴”,这是讲现世,现前的善人子孙不好,‘某人恶,而家门隆盛’。恶人反而‘家门隆盛’。佛法说的果报与事实不符。

一般人是肉眼凡夫,你的俗情,你的心地不干净;就是妄想执着还很多,没有慧眼,看不到事实真相。‘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善恶颠倒了,这叫迷惑颠倒。他不晓得自己反省,不辨是非,反而怨天尤人说老天报应不公平。“善恶何致相反”?世间迷人,为什么把善看成恶,恶看成善?

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这就找到一个真正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存心利益社会大众,为一切众生造福,这是善。为大家造福,自己还要得相应的报酬,这是善里夹杂着恶,善不纯。先讲真善、假善。后面还讲圆满的善,不圆满的善掺杂在一起;有半满,有圆满、有纯、有杂,都要搞清楚。

所以诸佛菩萨、世间圣贤没有想到自己,完全是利益大众,那是真善,那是圆满的善。

我们今天行善,拿出自己百分之一、二的力量来行善,已经觉得我是善人了!而且还要舍一得万报!大家到佛寺庙来烧香布施,为什么?这个利润最大一本万利。所以到佛门里来烧香拜佛,心想这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今天布施一块钱,明天得一个彩票中一万块)。是这种心态到佛门里布施修善的,冤不冤枉!把佛菩萨看得真连小人都不如了。所以有很多人到佛门时,你看他很虔诚拜佛念佛,但是他自己不好,他的家庭后世都不好,真正的原因在此。好像不是有心把佛菩萨看成一个坏人,看成一个接受贿赂的人,可是有意无意他就是这种心态;虽然不明显,还是有这个心态。这是绝大错误!

“根心”是从真诚里发心的,这是“真善”;我们跟人家去做,不是发自于真心,这是“假善”。“无为”就是没有希求,没有希求的善是真善;行善而有所求就不是真善,就是“有为了”。“皆当自考”自己要考量。

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我们一定要从心地里面去区别,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行善。贪财、妄取是恶。如果取得是为了做好事,利益众生,这也是善,不能算是恶。

有一些经商的同修者说:“五戒里的不妄语他们不能坚持,因为做生意,天天打妄语,希望把别人钱包里的钱,骗到自己的钱包里来,不打妄语,怎么做生意?”“真正行菩萨道,未尝不可以”。现代的人,你劝他行善,他不肯;骗他,他肯。问题在哪里?在我们自己是不是菩萨心,如果用这种手段(当然这是一种非常手段),把他的钱骗来了,替他做好事,你是行菩萨道;如果把他的钱骗来自己贪图享受,就是恶了。凡夫不知道做好事,不知道行善,我们替他修善,替他修福,这是好事。所以单单看表面,确实善恶难分。善恶在心地,积大善建大功都要从心地上去修。尤其是大菩萨,外表上不 露痕迹,不注重小节,纯粹是利人济世,所以他的观点,确实跟普通人不一样。

在修炼上,叫我们修善布施,总是要留一点,总是不能全心全力的布施。想到若是全都布施了,明天生活怎么办?这是心里面有“疑”,不能果断。无有智慧。所修的善都是半善,都不是满分的善。所以往往修善得不到好的果报,也不能立刻得到果报。你要晓得原因在哪里?

如果你真正肯修,对于圣教完全明了、信从,一点也不怀疑。(但是世间人讲你傻!你迷信!我们有时想想,也讲的似有道理,因而善心不敢发,善事不敢为,你的善心己为邪见所转了。)只要真心去做,舍一何得万报?一点都不错。如果贪着“舍一得万报”才发心,那不是真心;虽然舍尽了,当然还是可以得到,得到的是“半”,不是“满”。

舍财决定得财富,舍法决定得智慧。无畏布施决定得健康长寿。因缘果报是真理,天经地义。真心去做,不求富贵,不求财富,也不求聪明智慧,也不求健康长寿,什么都不求,你得到的必定样样都圆满。这多自在!有求的心还是能得到,得到的不圆满。为什么?因为你一无所求,你的心纯真,你行的善称性,性德流露,果报不可思议,其受用就是极乐世 界、华藏世界。诸佛净土,皆从性德流露出来;有一念希求,不称性了,你所得的功名富贵,健康长寿是修来的,修得的会失掉,是有限的。有范围,有大小。有长断的,是享受得尽的。

唯有性德,它跟真如本性一样,不生不灭,无有穷尽,这才叫真正自在。要不是一个福大智的人,谁肯把自己的利益舍得干干净净?没有人愿意这样做的。所以真正的大福,唯有诸佛菩萨在修,二乘人都不能修,二乘人怕麻烦。譬如度众生,我好心去帮助他,他不接受,还要毁谤侮辱,算了!不度他了!这就不行了,这就不圆满了,菩萨则不然,他知道众生的烦恼习气,种种忤逆。菩萨不在意,还是很耐心很慈悲的去度他。所以菩萨用心跟阿罗汉,辟支佛不一样。阿罗汉、辟支佛还是用意识心;佛菩萨是用真心。你要求真正的富贵,其实富贵不是求来的,本性里本来具足。诸佛教人无非是开发自性真实富贵,就是明心见性。

所以佛弟子的修学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回向实际,开发自性,自性里什么都具足。我不向外求,只求开发自性。自性里有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宝库,都是世出世间最富有的,可惜自己不晓得;唯有最聪明的,最富有的佛陀,教我们开发自性。因此佛的恩德就无比了,佛的恩德第一大!这些真实的道理,事实的真相,我们一定要知道。

一分钱供养三宝,能消千戒之罪。《药师经》上说得很好,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表面很像教,实际里面所作所为是妖魔鬼怪。我们今天要想种福、修福,到哪里去种?万一这寺院是妖魔鬼怪,我们福没种上,可能还要作恶!诸位要晓得,佛法讲说的是“心地法门”。如果你是真心来拜佛,这个佛就是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就是释迦牟尼佛,是自己 真诚心的感应。我的心正,纵然是邪魔外道的庙我去拜,也正,也是佛菩萨,也是正神;我心不正,虽然是正法道场,我去拜,所感应的也是妖邪。

若说末法时期没有地方修行,那就错了!真正道场是在心地。《维摩诘经》上讲“直心是道场”,“清净心是道场”,“慈悲心是道场”;道场在心里。我心有道,我到哪都是到场;我的心正,到什么地方都是正法;这才叫“境随心转”,外面境界都随我心转变。诸位同修果能明白这个道理,认真修学,大家都修,则社会有福,国家有福了。

我们要把握修善积德的机会;机会失掉了,以后想做也没有缘分去做了。财富不能常保,人的运气五年一转,一生当中有最好的五年,也有最坏的五年。好运如果是在晚年,才是真正的好运;如果五年最坏的运在晚年,此时体力衰退,困苦艰难就很可怕了。所以少壮时有福最好能舍,奉献给社 会大众共同享受,舍了以后命里还有。明白这个道理,年轻体力还够,福报来时我不去享受,就把享受福报延后了;不 好的我先受了,好的留到后面,后福就好了。所以一定要知道修晚年的福报。

我们学佛的人,更应该要晓得修的是什么?修的是临终时的福报。临终时什么福报呢?不生病,自己晓得什么时候走,坐着走,站着走,知道到哪里去,这才是福报。世间人对此大事往往疏忽了,学佛的人应当时时刻刻提醒,有福让大家享,福报就殊胜了。

“有势”,就是有地位、有权势。有权—积德很容易,帮助别人往往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有权势的时候,不可拿着权势去欺压别人,应当以权势多做善事,多积阴德。“易”而不肯做是自暴自弃;贫贱修福就“难”,没有财,没有力量,难!难而能做,那是非常可贵。

我们现代社会,宣扬恶事、恶行,只要有一点违背风俗道德或者是法律的、报章杂志就大肆宣扬。说行善的很少,说恶的很多,这种做法,社会上必然是善少,恶人多。你行善,有谁明了?不但不能激励人修善,反而诱导他人去造恶。我们看古圣先贤,对于作恶人,不要说他,让他自己慢慢去反省,去觉悟,这才是正确的。人都有天良,只是一时为利欲蒙蔽而已;只要有善巧方便去帮助他,没有不觉悟的。

好人为什么还有人找麻烦?俗话说:“好事多磨”。多魔瘴,你作恶—魔就喜欢作恶,他不但不会障碍你。还会帮助你,你做好事,恰恰跟他相反,他看了不顺眼,所以来找麻烦。一方面是魔来找麻烦,二方面是自己生生世世的冤家债主,看到你修行,将来你超越六道轮回,过去世你欠他的命没有还,欠它的债也没有还,怎么可以让你跑掉呢?他不甘心!不甘心就要来障碍你,所以当修到菩提道上磨难重重,看你修道的决心坚定如何?无始劫以来自己所造无边的障,要怎样免除这些业障呢?我们每天将做的功课回向冤亲债主,把所修学的功德都分享给他们的,诸位要知道。全给他们就是自己圆满的功德!我们要什么?什么都不要。不发这样的愿信,你想在菩提道上没有障碍,相当不容易!所以发这个愿,最好能依照《药师经》的理论方法,要真正依教奉行,真实去做。

佛教度化众生用四个原则摄受众生(摄受就是感化诱导),称为“四摄法“。第一,“布施”。布施是与他结缘,与他有恩。彼此先结个缘,说话办事他才能相信,而喜欢参与。第二,“爱语”。爱语若是完全说他喜欢听的话,那就错了,爱语一定要善巧方便。前面中峰禅师就说过,真正爱人,打他,骂他也是善。但是在责备他的时候,要顾及他是否能承 受;不能承受,过分的责备是得不到效果的,凡是责备人最 好不要有第三者在场,人都顾面子,面子下不去,他会起反感。这些都是善巧方便。第三,“利行”。我们所作所为必定于他有真正的利益,第四,“同事”。与他共同来做一桩事, 以身教去感化。

佛教引一切众生,不外这四个原则,也可以说是手段。劝人为善是言教。与人为善是身教,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人生当中往往会遭遇到不幸的事,尤其是在战乱,遭受颠沛流离之苦,谁都不能保证明天生活怎么样。所以在和平年代,应教于世人,训练我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生活,要能吃苦,你不要去骄生惯养,让他自己去劳动,以防万以不幸散失,妻离子散时,还可以生活下去。还有、自己一个人在山林中要有求生的本能。

现在是太平盛世,尤其是现代的儿童,受父母家人的溺爱。家人把他看成小皇帝,处处顺着他,怕他受上一点恶。世界会不会永远像这样安定和平下去?如果深入研究世界情势,前途实在并不乐观!这种“患难颠沛”,如果在中年或者晚年遇到,就非常不幸,如果我们见到遇难的人,就像病痛在自己身上一样,所谓是“切肤之痛”,一定伸出援手去帮助他,这就是“无畏布施”。他有苦难,有恐怖时,“速为解救”。如果灾难很大,自己的力量不够,我们发起以大众的力量来救灾,来救援。这是仁者,是真正慈悲长者之言。恩惠不在大,要救急,救急不救贫。贫困的人要帮助他有谋生能力;应当要帮助他独立,这是最大的恩惠。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释门”就是佛教、佛陀教导人修行的方法很多,所以叫‘万行’,无量无边的行门。所谓“法门无量”,“法”是法门,“门”是门径;修行的方法门径无量无边。佛陀为了教学方便,将它归纳成六 大类,就是“六度”。大乘常讲“六度万行”。这六大类再要归纳,实在讲就是一个“布施”,“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大类。“六度”都不出布施的范围;像持戒忍辱可以归在“无畏布施”中;精进,禅定,般若是“法布施”。所以三种布施把佛法的修行都包括了,行门再多都不出“布施” 的范围。佛在《药师经》中,教人应生无所住心,而行布施, 的最究竟圆满的修行原则。

所以布施是修福,菩萨修的,菩萨真正在修福,六度都是修福。福里面包括智慧,慧也是福;“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当然是福;“财布施”得的是财富。中国人说“五福”:第一是福寿,有福有寿。第二是富贵,大富大贵。第三是康宁,健康快乐。第四是好德,其中就包括智慧了。第五是考终,就是好死,好死决定好生。念佛往生,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看到的,听到的,完全是真的。出世间法里,依《药师经》就足够了。真正依照这本书去修行,世出世间你就得大自在。所以这里劝我们修福,以“布施”为先。‘布施’,就是放下,就是舍,越舍越自在。‘达者’,是真正明白通达的 人,像那些菩萨们有真正智慧。“内舍六根,外舍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诸位同修想一想,这些怎么能舍得掉? 所谓‘舍’,不是在事上舍、事上的肉身怎么舍得掉?肉身不要了也不能解决问题。听到这一句,我要学菩萨道,‘内舍六根’是从心意上舍,就是内舍分别,执着;外不为尘境诱惑,药师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如不动是内舍六根,不取于相是外舍六尘;内外俱舍,则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过去生生世世迷惑颠倒有生死。从这一生起步再造生死业了。所以智者当舍娑婆,念佛往生净土。“往生”是活着去的,不是死后去的。如果死了以后才去,说老实话,超度还真有效!所以超度的效果是有限的,超度不能超度到极乐,只能说使神识减少痛苦。

希望大家要认识清楚,“诚敬”是学佛的根基,是入佛之门。“诚敬”是培养就在家庭。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他到社会上才能忠于国家,服从领导,对职务尽忠职守,为国家,为社会,为老百姓服务。‘习以成性’,习惯培养成了,便是‘和气格天’,和平,心平气和就能感动天地鬼神。现在我们这个时代,教育失掉伦常的理念,道德观念没有了;人们每天头脑里想的全是”贪、瞋、痴、慢“,天地中的恶鬼、恶神、恶魔、鬼怪都下降了。为什么?感应道交—恶与恶交感,诸佛菩萨善神自然都不来了。人们己经在造恶,再加上一批 妖魔鬼怪来作乱,更不得了!所以我们的世间,一定有非常 多的灾难。这个灾难之降临,恐怕我们地球上的人会死很多。必须经历这么大的打击,人心才会回头,才会把他的迷惑颠 倒打醒,一定要有非常的灾难才会教大家觉悟,这是决定不 能避免的。

开发性德,必须要用”孝敬“来作工具,才能明心见性。佛陀里讲开发性德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发菩提心“,儒 家亦复如是。”诚意正心“,就是佛所讲的大菩提心。凡事能够存心真诚,不自欺,不欺人,以孝顺心、恭敬心处事,待人,接物,自己只是默默去做,真正积善累德,”此等处,最关阴德”。果报可以从历史上来看,也可以从现前社会上观察。可见得这是事实,绝对不是虚妄。所以我们动一个念头,做一桩事情,决定不要认为别人不知道。人或许不知,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不晓得的。改过要三种心—耻心、畏 心、勇猛精进心。成圣、成贤、成菩萨、成佛,你只要真正圆发三心,的确一生足以成办。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回向文:

祈愿药师法,大德广弘宣,

现前及当来,遍扬十方界, 

法缘转增盛,如日耀中天,

一切众生闻,佛愿广加被, 

业障悉消灭,福慧皆圆满,

往生佛净土,速得正等觉。


微信扫一扫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