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如何与药师佛感应道交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我们用什么心念佛,才能得到佛的接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念诵药师佛的圣号,我们发愿求生到东方净琉璃世界,我们要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念佛呢?
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放眼我们的世间,很多人念佛,大多只为了求福田,到庙里烧香,道场布施,做佛事,祝愿之词,不外乎是求福报求眷属,求疾病痊愈,求活百年,求富贵,求安乐,求子孙光显等等。
我们强调,不要忘记 药师法门还有解脱性,我们在世间的愿望得到满足的时侯,大家一定要发菩提心,我们念诵药师佛,并不只是让自身享用这世间的种种安乐,我是为帮助众生了解药师法门修持药师法门,从修药师法门中得到受益,往生到东方净琉璃世界。
我发这样的心培福、赚钱,当你有钱之后应发心:我去东方净琉璃世界,目的是要成佛,是要到东方琉璃世界后亲见药师佛,当我达到一定的能力时候,我一定要返回娑婆世界渡化众生, 让所有的众生都可以往生到东方净琉璃世界,达到与我一样的高度,我们只有用这样的心念佛,我们才能与佛的本愿相应,在临终时才会障缘减少,蒙佛接引,所以说,我们念药师佛,得到药师佛加持,求得世间福报的同时,一定要发菩提心,只要发菩提心,就一定会蒙佛接引。
下面就讲讲:修行重在修心
我们为什么要修心?在探索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听听这样一个小故事:
某日,一位中年妇女去拜会当地最有名的禅师。她向禅师抱怨,说自己总是活得不开心,成天为各种鸡毛蒜皮的琐事所困扰,她听说修禅可以获得解脱,便诚心向禅师求教。禅师就说:“你有什么麻烦,先说说吧。”妇人便开始喋喋不休地大吐苦水,而禅师只是静静地听着,但每隔一阵子,就提起茶壶,让茶水注满茶杯、又将杯中水倾倒于地。
如此反复数次,妇人终于注意到了,忍不住问:“您这是为什么呀?”
“哦,”禅师安详地回答:“我和你一样,在把心中的烦恼倒干净。”
——就这样,禅师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了这位妇女修行的目的和方法:把心中的烦恼倒干净!
我们向来祈望幸福快乐,对烦恼痛苦则退避三舍,纵然遭遇了,多半是在怨天尤人之中蹉跎,却不肯认真思考一下:烦恼究竟打哪儿来?
我们年轻时为追求学问、文凭而烦恼,工作后为拼命挣钱购房买车而烦恼,人到中年则为求升迁与高薪而烦恼,子女长大了成天为他们的前途而奔波,临到老了,还要四处求医问药医治操劳带来的宿疾……人心苦不足,我们想要满足的欲望越多,承受的烦恼也就跟着增长,久而久之,在埋首追求感官享乐的同时,我们也把原本清净的真心给埋没了,因而也失去了真正的快乐,于是所见所闻,无一不是苦,无一不是烦恼。
佛说“心为恶源”,这个“心”不是那颗原本真实、光明、圆满、一切具足的本心,而是执著于声色名利的虚妄之心,通过五官的采集、见取、纳入,本心的表层逐渐覆盖上厚重的尘垢,这就是我们经常认为的“自我”。
贪婪的欲望是引起烦恼的根源
古语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尤其符合这个描述。我们终日奔波,对名声、金钱、情感等充满了强烈又自私的占有欲,同时也成天为其所困扰。越来越多的欲望在我们心底陷成一个无底洞,令我们变得空虚、浮躁、意志薄弱,最终沦为名利的奴隶。
我们应该以一种清醒的态度面对世间的种种诱惑:必要的物质需要是不可少的,但是过多的物质和感官享乐反而成为生命的负担,给身心带来各种各样的隐疾。我们可以通过修心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抵制不良的诱惑,彻底让自己的心灵获得解放。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