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谷歌浏览器推荐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QQ浏览器,360浏览器请切换极速模式!
字体颜色设置: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30. 初学放逸懈怠怎么办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今天先解答学员问题:弟子最近放逸懈怠,不想诵经,一坐下来拿到法本就瞌睡迷糊,心静不下来,一遍读完也不知道读的什么,请教师父,这种状况怎么对治?

解答:初学业障习气重,念经念佛肯定要出现昏沉、掉举的情况的。但要一直坚持。睡着了,醒后接着念,直到念完为止。坚持守戒,精进修行,慢慢的这些昏沉掉举的情况就没有了。关键还是要坚持。业力上来了,众生是无法抵挡的,不是懒不懒的问题。但只要自己努力的去克服,精进去修,随着福德增加,情况就会好起来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修行的具体层次有哪些?

药师法门属于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乘速得成佛的法门。我们在一刹那间就做大乘菩萨,是办得到的,不过,大乘并非与小乘对立,大乘之中必包含了小乘,同时也包含了凡夫的人及天,所以大乘的本身共有五个层次:人,天,声闻,独觉, 菩萨。修行是一步步上去的,大乘不是比小乘显得高超,乃在于发心的伟大,他们修行是为了度众生,而非仅为自己求解脱。

大乘佛教的特点,是教你先发广大心,发心之后,你仍得根据你的程度来修行。你要先认清那一样方法适合你的兴趣和性格,或者那一样是你所能接受吸收的。那么,那一方法对你就是好的,不论高低,都是大乘法门。

修习药师法门能满足人世间所需要的一切,消灾免难、除病延寿、具足福德,是人们现前所希望的;远离恶道、往生净土,则是人们对来生的愿望。在药师法门中,不论是现世还是来世,乃至究竟涅槃,全都具足。如果我们能依教奉行,学习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当下转识成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现在,我们把五个层次的修行阶段,一一讲解。

(一)人

我们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可小看自己,因为各人都有他们现在的立场和现在的程度。诸位曾否听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句话?你们信不信一个杀了很多人或牲畜的人,把刀一放,就可以成佛?假如真有这样的事情,佛教便不值得信仰,佛也不足尊敬了。不过,这句话的确没有讲错,因为“立地成佛”的意思,是指如果能够把屠刀放下,不再杀生,从此即能开始一步一步地接近于佛,一点一点成功为佛。

还有一句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意思是说,我们向海中一直游出去;或者在海中浮沉漂流下去,是上不了岸的,只有当我们希望登岸而掉过头来时,就朝着岸的方向了,掉过头来虽非立即登岸,但已面对着岸并且向岸接近,那是不容置疑的事。因此,我们发心要成佛,必须先从我们现在的立场和程度做起。我们是人,成佛就必得从人的本位开始,如果人尚不能做好,成佛自是不可能的。

(二)天

“天”是指各国家、各民族、各时代的一切宗教所信仰的对象及所向往的境界。宗教殊少不求升天,道教所谓“白日飞升”、“长生不老”、“羽化登仙”,都是要升上天去,西方的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也都要求升天。但假如连人还没能做好,能不能升天呢?的确,有的宗教认为只要信仰神,并且有幸被神选中的话,纵使做再多坏事,也能蒙神赦免而得救升天,这种说法,是不合乎逻辑的,应该说成:你做好了人,再信仰神,就有升天的可能。

很多人都说佛教是主张出世的,其实佛教更重视入世,如果没有入世的基本道德的训练,便不可能出世。佛教固然愿度尽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而事实上并不能使得所有的世人都出家。

所以佛教认为先有好的在家人,才会产生好的出家人。如果做父母不尽父母的责任,做儿女不尽孝道,做师长不尽师道,做朋友不尽友道,这种人成为佛教徒的资格是有问题的,出家更有问题。唯有能完成做人的基本要求,才能进一步考虑是否适合出家修行,因此,做人既是升天的基本条件,也是成佛的基本因素。

(三)声闻

“声闻”,是出世的,是把人做好了,做完美了之后,走上出世之路。但出世并不一定要出家,因此在声闻里有四个不同的阶段,我们称为:初果须陀洹七返生死,二果斯陀含(一返生死,三果阿那含(不还生死,四果阿罗汉解脱生死。从第一果到第三果,在家人都可以达到,第四果在家人也可以到,但到了那阶段,自然而然会摆脱世俗一切名利权势等欲望而出家去,此时,一切烦恼以及贪欲心、瞋恨心、不明是非之心都断了, 便真正做到了出世,也就是对于世间的物欲--财产、眷属,乃至自己的生命,均已没有了我及我所有的系缚心,这时才真正到了阿罗汉的境界。

所谓解脱的意义,是不受任何思想及物质行为的影响,生活在身心自在、生死一如的境界中。所以请不必担心着说:“如有一天人人都到了第四果,世界上就没有人了。”我告诉你们:假如我们人人都是无烦无恼、无有苦痛的阿罗汉,岂不好吗?但是这一天的出现并不容易。

(四)独觉

“独觉”,事实上独觉和声闻是一样的意义,但由于修行入门的不同而异其名。声闻是听到佛说法、僧说法或从经典中看到脱离生死的方法而修行证果的。独觉则是在没有佛教的时代,没有佛经可看的时代,也没有什么人说佛法的时代,从自然界某种现象的启发,得到佛法的真理及开悟解脱的。这两种都叫作出世间道,也叫做出世的佛教。对一般人来说,实在是并不容易的事。

(五)菩萨                                         

“菩萨”,菩萨是最伟大、最崇高的,但也是最平易的,因为从普通人一开始相信佛教,就愿意照着佛教所说的成佛方法去做,这便是初发心的菩萨。所以成菩萨要比成罗汉容易。不过,菩萨分成五十二阶段,从最初一层到最高一层——佛的阶段,要经过五十二个层次。初开始,我们要做个好人,希望人家也成为好人,不管你是否真有力量帮助他人得到幸福,只要你心里确是如此希望,这种心就是菩萨心了。

我们在佛门里头,所有的一切的境界,所有的一切事情,所承担的一切的工作,都是为了要磨练我们的心,检验我们的心,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能够有力量去面对问题,有力量去面对困难,有力量去面对矛盾,有力量去面对挫折。人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成功,可能有时五分六分做不到,有时也可能做七分八分,但是不断去锻炼,我们就能够有这种能力来面对挫折和失败。一个人一生当中,不可能永远都会成功,可能一次、两次、三次失败,一个人意志力就没有了。

我们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非常强大的内心力量,来超越外在的一切问题和困难,最后让我们能够成就,一步一步越来越强大。所有的这些都需要靠佛教的智慧,靠佛教的慈悲,靠佛教的发心发愿,然后不断从小我到大我,进入无我。

回向文:

   以此善行愿自他,悉皆成就药师佛, 

   令诸有情无一余,药师佛果皆得证。

   如日驱散无明暗,如月平息恼热苦, 

   除三毒病药师佛,愿琉璃光赐吉祥。

微信扫一扫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