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药师法门如何去修行(二)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有些人说自己的修行在生活中,不想追求功夫和神通,似乎自己已经悟道。事实上,功夫,神通,那也是修持到了一定境界才出来的产物,你以为就那么好求?以至于让你们还不屑求之啊?就算有明师指点,还不知道要用多少功夫,流下多少汗水才能出一点神通。
以为出神通很容易吗?不错,神通的确还不算究竟,不算彻底,修出神通不代表得道,但神通也是大道的显化,能把神通修出来,也是你在修行中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其实,佛教并不排斥神通,当年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有一个被称为神通第一,和其他智慧第一,密行第一,说法第一等弟子并列。这也说明神通的重要性。如果一点神通功夫都没有,拿什么去济世救人?拿什么去为道降魔?祖师是告诫我们不要去追求神通,不迷恋神通,有了神通后不要就停止不前,而是要继续往前走。事实上,说这些话的祖师,个个都具备无量神通,无边法力。
可现在的人就极端偏执的理解为:修行不需要神通,我只要修心就好了。听了这话,我真是无语。所以说,偏执的人,理解什么话都是偏执。他们不知道,没有神通之前的修心,和已经具备某些神通之后的修心,在层次上大不一样。我认为,只有修出一定的神通之后,才有资格去说更进一步的修心。因为你没拥有神通之前,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具备神通之后的心性会如何。有了神通以后的修心才显得更加重要,为什么神通离神经只有一字之差?就是因为很多人修出神通后心性就乱了。所以,神通对修行人来说,是一道非常重要,非常必须,也是非常危险的考验。我们每个修行之人,都必须勇敢的面对。而那些说什么自己的修行就是生活,不需要神通的人,就少了这一道重要的考验。
神通,是我们在修行路上必然会遇到的,功夫到了一定程度,进入静定状态,一些神通在身体里面被开发出来这很正常。如果从来都没有体验过神通,而又口口声声说不追求神通的人,最终也就是嘴上的修行者,他们从来没有在修行上吃过苦,没有资格做一个真正的实修者。
修行要吃苦,尤其是前面的筑基阶段更要下苦功,不敢松懈,就是一棍一点血,一棒一点痕,不能不痛不痒的练。由此可知修行之艰难。净土宗念佛求往生,也是年复一年不间断的念诵。密宗的修行就更艰苦,很多大成就者都是九死一生。就算一个普通的喇嘛,持咒都是十万遍,百万遍。禅宗也是时时刻刻都在参禅,参话头,为什么修行的人都这样吃苦?因为我们常人的心,都是漂浮不定,妄念不断,必须靠这种严格苛刻的方式来使得自己的心不散漫,使得自己可以集中精神专心致志。
筑基成功后,为什么还要到生活上去修行?就是因为要“打成一片”才算真正的功夫。就好像你打坐的时候能定住心还不行, 你在生活中也得定得住,梦境中能定得住,只有这样反复的训练自己,到了临终时你才不会慌乱,也能定得住,平时的功夫才算有用,是真功夫。只有过渡到生活中修炼成功,才可以逐渐不需要那些特定的修持方法,真正做到“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 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把修行当成了休闲,把祖师们说的话当成了偷懒的借口。动不动就说什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说什么不需要拜师,自心有法,不需外求,拜自己就好了,动不动就说要在生活中去修心。
这些人,在我的眼里,都不算修行之人,都是一些假把式,嘴把式。试问你怎么去修心?拿什么去修心?你找到自己的心了吗?你又能找到自己的心吗?你已经修炼到那个可以借生活来炼心,修心的地步了吗?你的修为已经到了可以不用打基础,直接到世间来觉悟的地步了吗?我奉劝一句,修行,还是别想着偷懒,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从最基础的开始吧,没有前面的基础, 所谓在生活中修行,也只是一句很堂而皇之而且很好听的话,是空中楼阁而已,是一朵美丽的花,可惜这朵花永远开不出果实来。所以奉劝有心修行的同修们:不要一开始就完全以生活代替修行,还不到那个层次。“天宇虽广,不度无根之草。草有没有根就是人有没有心啊。法度的是有情众生,而不是无心之人。”
现在有很多人说,修行没有特定的模式,不需要明师传承,也不用打坐,持咒,调息,吃素,生命存在本身就是在修行。只要把生活的事做好就行了,生活就是在修行。我不需要神通,也不要什么功夫。对此你怎么看?这话题很有代表性啊,也是现在一部分玄学爱好者、学佛者的心态。针对这种说法,我有三点看法:
首先:功夫和神通是修行到了一定层次的显化,即是道的显化。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身心的超越,必须有能量级别的层次提高和心灵层次的提高。虽然修行不追求神通,但修行到一定的高度一定会伴随这神通和功夫的存在,这个是必然的,无论你修行的目的是否是要追求这个东西。
再次,生命存在本身就是在修行这话虽然没错,但修行的层次也跟生命存在的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相对应,什么样的生命存在形式也决定了修行的层次,普通的生活也是修行,但只能是普通的修行层次,什么都证不到。
只有师承的,有特定模式的修行,才能达到一定的层次,正如同普通士兵的训练和特种兵训练的模式及强度不一样。想到什么样的层次,必定要经过什么样层次的修行。这个是很浅显的道理。
最后:说“只要把生活的事做好就行了,生活就是在修行”只不过是懒惰、随便、不用心、不坚定的一个借口而已。要说生活的道理很简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播撒种子、不施肥料的土壤,始终只能长野草,不可能开花结果。正如不寻师修行一般,只是个普通庸碌的人而已,跟蝼蚁走兽有何区别。
修行的过程一定是不容易的。否则怎么解脱?没有明师,就会处处是魔障。到头来怎么成魔都不清楚。当然有大智慧的人例外。这也是他多少世修行来的,这其实是觉悟以后的日常心态了。
生活就是修行是没错,可那是进在一种没有路的荒漠里。如果自己还没有觉悟,就说生活是修行这样的话,无异于画饼充饥。现在许多人总是拿开悟后的前辈说的话来安慰自己,总喜欢拿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来说事。前几年看佛经,佛经上都说。能看到这本经的功德无量,说你做多少多少布施都不及持诵经的功德大。百千万分之所不及。
也就是只要信受奉持,简单地说足以成佛,但回头看看,自己还是自己,还是没有开悟。再看看周围的持诵经的人,也还是在执迷中。
回向:
祈愿药师法,大德广弘宣,
现前及当来,遍扬十方界,
法缘转增盛,如日耀中天,
一切众生闻,佛愿广加被,
业障悉消灭,福慧皆圆满,
往生佛净土,速得正等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