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谷歌浏览器推荐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QQ浏览器,360浏览器请切换极速模式!
字体颜色设置: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1. 我对药师法门的认识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人生在世,大患莫过生死。

诸佛出世,都以此大事因缘而论,都是为了脱众生的生死,来世间应化、教化众生的。

释迦牟尼佛以广大慈悲愿力,为普摄天下苍生,开启东方药师、西方弥陀二法门,以救度一切苦厄。

两千多年以来,从释迦牟尼佛应世,到其弟子以及后世无数的高僧大德,身体力行、微言大义,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经典立论。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又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将道德人格彰显于世,使佛法千百年来得以弘扬而不坠,这是佛教能够流传到今天的原因。

然而,佛教走进近现代,虽然其教义经典不失,但于身教言行上,渐渐失去了其伟大、雄壮的气魄和超然度生的精神。内在精神的枯竭,便使外在能够彰显的德性几乎看不到了。这便失去了佛教的自主性和根本,把佛法自利利他的根本精神,变成了对外在的依赖,心外求法.

这是现在修行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偏见。认为只管念佛就行,不用去修身、修心,这样便可以避开广大愿行,而将一切责任推付给阿弥陀佛。这是与实修脱节的。

这些年来,由于不解净土真义,一些修行者不修心,不厌死,甚至于求死,而把求生者在修行队伍中看作不齿。

佛教至此,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其本有的精神,成为了消极颓废、只求一死而往生的法门。失去了其匡扶正义、利乐有情、潇洒活泼、禅风道骨充满无限生机的内涵。

这种状况,就如同一个半身不遂的人,不能够自立,非要依赖其他的物体方能站立。

虽然佛陀伟大的经典依旧在世,但是法靠人弘扬。

尽管佛法高深玄妙的义理不变,但如此已不能启发众生的灵性,来开启蒙昧,而得佛广大的智慧了。

学人千万不要忘却,佛法只有般若能够使令解脱,只有般若才是不共法,真正的解脱出于般若。

佛教的不共法就体现在它的智慧解脱方面。如果你离开了智慧解脱,那你都是在修基础,修资粮。

这并不是说修基础不重要。

每个人在修行的道路上,如果不积聚如等的资粮,是不可以成就的。

可那只是相当于存钱,存钱的目的是为了美好的生活。如果存钱的目的只为了存钱,而忘掉了美好的生活,这是目的与手段的颠倒。

佛法的修行,如果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负累、一种负担,那我们就不要修了。

此时,我们要问一问自己,究竟为何而修? 

当然是为解脱而修啊!

为着从诸多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修行,不是为了又多了一件事情而修行。

这就是“心外无他法”!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今天的佛法处于“履霜,坚冰至” 这样的状态。

在中国文化中,东方主生发,西方主收敛。

释迦牟尼佛开此二法门。

将济生之事付于东方药师佛,以告诉人们生时如何求得功名利禄、福寿康宁,在此基础上修行佛法,而达至圆满菩提;

将度死之事付于西方弥陀,正确地认识死亡,学习死亡,指示众生死时往生净土。

这一东一西,一生一死,是佛教的两大法门,缺一不可。就像人有两条腿一样,你只要前进,必须一左一右,并行而至。

我们今天之所以开讲《药师经》,就是让大家和我一起去力举药师法门,使佛法在这个时期让众生得到广大无边的利益。

第一,消除社会对佛教的普遍误解,以为佛教就是在人死后给他念念经文,超度亡灵,避世消极而用

第二,引导现代人在不舍世间名利福报的状态下,如何认识佛教,提升自我,解决现世生活、健康等问题,以欢喜心进入佛的智慧光明海;

第三,生起助缘。让每一个修行人能生起帮助他人的因缘, 消除障碍,消灾延寿,福贵吉祥,由黑暗趋向光明,由烦恼达至菩提。

这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彰显药师法门于人间的目的。

东方药师法门与西方弥陀法门,二者并重,不可缺失于一方。

这一生一死之法,皆从释迦佛广大慈悲之心流出,而为众生设此二方便法门。

法法本无高下,佛佛原无差别,但因众生有不同的需要,而做不同的显化。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共同来成就药师法门的这个道场,也是有诸多因缘的。

十多年来,来自海内外及全国各地的同修们对我的信赖和护持使得我们今天共同成就了药师法门的网络道场。

今天我们有缘相聚在这里,一起共修药师法门,真乃是千载难逢的缘分。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听闻药师法门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累积数世的善根,才感得这个修学药师法门的殊胜因缘。

为了帮助一切如母的众生,都能够获得身体健康无病苦,心灵健康无烦恼,灵性健康出轮回;今生今世消灾延寿,临命终时正念分明,往生极乐世界,让我们发起无上的菩提心,好好珍惜殊胜难得的法缘,共同努力精进吧!

回向:

  以此善行愿自他, 悉皆成就药师佛, 

  令诸有情无一余, 药师佛果皆得证。

  如日驱散无明暗, 如月平息恼热苦,

  除三毒病药师佛, 愿琉璃光赐吉祥。

微信扫一扫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