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谷歌浏览器推荐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QQ浏览器,360浏览器请切换极速模式!
字体颜色设置: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第二辑 (九)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第一讲 第七节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于佛光内寺译


气功,凡是讲到功了都是有为的,凡是讲到道了就是无为的;讲功他就有作用,讲道他就没有七七八八这些作用的东西息道在奇经八脉上,在呼吸的转折上做功夫的,不象气功在一呼一吸上做功夫。再说气功是在生活力上做功夫的在后天气上在后天的利用上做功夫而息道恰恰在先天气在生命的命根气,本源气上做功夫的。藏传密教把气分为上行气、下行气、遍行气、平行气、命根气,五气其中命根气最重要。人最后的结束是命根气的结束,只要命根气在,其他都可以调整过来所以息道是在生命力上做功夫,而不是在生活力上做功夫这个不同往往被人忽略了,不要以为老生常谈,这是很精粹的东西,呼吸转折上。

饮食以“禅悦为食,过午不食”。睡眠“都摄六根,以净念入寤”。呼吸概括为“心息相依,以安般守意。”是以安般守意来持出入息。

人生活,在肉体上呼吸不能断,一断人就死了,是息息不断。在精神上,念是不能停的,念一停精神就没活动了象植物人,他就没念。息与念这两个在一般人身上不统一管呼吸的司令部是呼吸神经中枢管思维的是思维神经中枢两个神经中枢不统一我们大脑皮层就得不到休息。假使按方法:推开尾闾,安那般那,持出入息,使念头跟呼吸走慢慢练习,念与息相融合、相协调,息和念就能一致,心息相依,心系于息,息住于心,这样就把思维神经中枢和呼吸神经中枢两个司令部协调、统一了。神经中枢两个司令部协调统一了我们大脑皮层是最佳的休眠状态既不是兴奋态也不是抑制态而是阴平阳秘的平衡态是大脑处于最佳最理想状态。在这种平衡状态下,人的自然功能,身体的内分泌、激素等会做到自我调整,多的调整出来,补到不足的地方,更多贮存起来变成精,这就是道家讲的还精补脑,不是神奇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心息相依,安般守意。

传到中国最早讲禅定的书,也可以说传到中国最古老的一部气功书,在大藏经里有,叫《安般守意经》,安世高翻译得很好但因古汉文比较深奥难懂后来有人做了些注解注释也做得很好相传的时侯把注释与经文混在一起现在很难分清楚哪些是原来经文,哪些是后来的注解,这部工作还要后人来做有很多人做过这个工作但还没有做得很好没完成所谓“安般”就是呼吸出入息安般能守住这个念实际这部经就是“安般守意”四个字,就把整个息道说清楚了。安般守意就是心息相依的。安般不能守意了,那就是心息不相依,息和念是分开的,两个司令部是不统一的。

药师法教我们怎么生活,怎么呼吸,怎么睡眠这是第一个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再进一步修,还有第二个层次,我们才有可能由粗身变细身,再变微细身,最后变最微细身

好,我们现在来讲这个呼吸,因为大家学了很多,现在讲这个时候,你们把过去所学的暂时摆在一旁,吸一点新鲜空气好不好?不然的话,你把我这个又当成老东西,你就吸收不进去了。我先讲四种呼吸我不跟你们讲肺呼吸呀,体呼吸呀, 不是讲这个。

我讲很浅的第一种呼吸口呼吸口呼口吸。我们很少用口呼吸吧,但是体力劳动者很多是用口呼吸,如长江上的纤夫“唷,唷……”是口呼吸。你们再仔细看看练杂技的练硬气功的,过去南京夫子庙、北京天桥耍把式的,他那个呼吸都是口呼吸,他也是依法,也是传下来的。口呼吸当然很简单,就是吐故纳新,吸进空中氧气,呼出身体碳气。因为搞硬功夫, 他必得用口呼吸帮助他,这个我们不是学杂技其他不说了。我们不一定练口呼吸,现在来说口呼吸也不很卫生啊,但晓得这是一种呼吸。

第二种,鼻呼吸,大家都知道的鼻呼鼻吸。鼻呼吸啊有一条要晓得这个道理:我们吸进去,入息,我们身体阳交于阴;出息的时候,我们身体阴交于阳。我们身体的阴阳平衡, 阴平阳秘,靠什么调济,做到真正的阴阳平衡呢?阴阳不平衡,势必气跟血就不平衡,气血不平衡,我们的神就得不到安宁,所以就是在呼吸上做功夫的时候,入息出息,使阳交于阴,使阴交于阳。怎么交呢,正是吸转为呼,呼转为吸时交。阴交、阳交怎么交啊,也就是我们生理学上讲的吸进去的氧气,通过血管渗透到体内去,再把血里头的废气碳气呼出来,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大家都可以体会到的。我们修定的方法是鼻呼吸。

下面我们讲的两个,在药师定的呼吸上可能常用的

第三种,叫鼻吸口呼,用鼻吸用口呼。鼻吸口呼的时候液腺的阴就外渗血脉里的阳就内透液腺肾上腺素前列腺素,各种腺体。这个鼻吸口呼很重要,在药师定的功法上来说它是阴平阳秘,一气为药,对治为用,一气当作药对治你的病为它的作用,使液腺跟血脉阴阳渗透交往,能够平衡。鼻吸口呼的方法是治病的方法。治病你用鼻吸口呼。

第四种,很少人用过了,也不大习惯了,叫鼻呼口吸这鼻呼口吸恰恰和鼻吸口呼相反,就是血液之阴外渗,液腺之阳内渗。这个就是阳平阴秘,一气行功,跟上面所讲的一气为药,对治为用,正好相反。鼻呼口吸,是调养的,真正调养用鼻呼口吸。

把这四种说一下,有个明了。口呼吸我们做的很少,外气功硬气功、重体力劳动这方面,他确实有,这里头有一种功法我们不谈了跟我们关系都不大鼻呼吸这是我们修禅定需用的呼吸也是我们生活需用的呼吸下面我们讲的药师定都是用鼻吸鼻呼为了使我们药师法药师定能够得到更好的运用和发挥,我又讲了鼻口呼吸的关系,讲了鼻吸口呼和鼻呼口吸。如果说鼻呼吸是我们修定的,鼻吸口呼是治病的,那么鼻呼口吸就是调养的这个要弄清楚因为我们在修药师定之前和之后都要有一段时间练鼻吸口呼。你治身上病的时候,用鼻吸口呼。比如还拿我手为例我手有毛病有点病痛那么我念药师咒的时候药之跟我们呼吸配合,鼻吸而口呼。鼻吸,杀逝、杀逝;口呼,杀社。懂得这个意思吧,鼻吸——杀逝、杀逝我们吸进来的药啊药,渗进你的病,杀社——治好他,口呼你可能说又念咒又呼吸还忙不过来呢这个要慢慢练你先知道这个意思,鼻吸的时候就是前两个药杀逝,口呼的时候就是药师佛后一个药杀社那么鼻呼口吸也是一样的,口吸的时候杀逝、杀逝, 鼻呼的时候杀社,懂得我这个意思吗,吸都是杀逝、杀逝,透出去的是病,都是杀社。我们一定要阴阳平秘,道理很深,我现在一下子也讲不了那么深你们记下来慢慢体会吧特别是学医的阴阳平秘你们再去研究为什么鼻呼口吸是调养的鼻吸口呼是治病的,道理从气化学说来讲是很深的,这我就不详细说了。我讲了这几种呼吸之后,目的是解释安那般那出息入息这句话。

讲了四种呼吸,那么修药师定,安那般那怎么做呢?同志们,我跟大家讲过,做六妙门,有数息、随息、止息、观息、还息、净息。开始是数息,数了以后随,随了以后止止了以后观,观了以后是还,还了以后能够净,这就是六妙门。

我们开始数息用鼻呼吸用鼻吸鼻呼吸进来呼出去这叫一息怎么数法呢你数入息时不要数出息一吸,数一,呼出去,吸第二次,数二,……。如果数出息,就不要数入息。你莫看一呼一吸好简单,一呼一吸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阴阳之交。藏传密教的数息他叫你一直数下去数错了,回头来,你能够数息一直数到一千一万,二十四小时,可以说今天晚上十一点开始数到明天晚上十一点,一个数字不差的话,你成了。这个我们办不到,也不要那样学确实办不到的。因为那个修法和宇宙同步:因为地球自己转一圈就是二十四小时,他二十四小时的呼吸能够一吸一呼跟地球转一圈,丝毫的没有差错,天人同步运行,他就成了这不是一下办得到的。藏密有一种专门练这个的方法,你不信你试试看,念到五十、六十,不知数到那里去了,又回来了,一二三四,哪怕念得很久了,到时候又回来,又错了又要重数所以我们不学,那是专门的一种修炼的方法。我们数息就是比较平易近人,从一数到十,错了,一二三你还回来,也容易。从一到十,以后再从一到十……。慢慢练,不要看着简单。我们讲的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三岁小孩子都晓得讲的,但是许多大德做不到所以我们刚才讲的数息平易近人平常心是道不要把他忽略了不要以为这算什么了不起的功法

药师法是很平淡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就是要从数息开始。

你说那样平常我们不也在修药师法、修定?不错,你在平常生活中嘛但这个数息和平常又有不同的

尾闾排开,坐好后,开始的时候鼻吸口呼。鼻吸口呼可以有三分钟、五分钟,根据自己的情况,这个不限制,哪怕一分钟鼻吸口呼都可以。这个是调养,鼻吸口呼排除浊气能帮助身体阴阳平衡。调养一下,然后正式修定数息。

数息,鼻吸鼻呼。数息之前我们可以念几遍药师咒,开始念一遍大咒:“南谟薄伽伐帝杀社篓噜薜琉璃钵喇婆 曷阁也 他揭多也曷帝三藐三勃陀也 呾姪唵 鞞杀逝刹逝 杀社三没揭帝莎诃”;接着念小咒“杀逝 杀逝 杀社三没揭帝莎诃”,这个小咒叫心咒念七遍大咒念一遍心咒念七遍之后你可以慢慢数息了一般我们以数入息不数出息为好。你能数多久呢一刻钟三十分钟哪怕十分钟也好这个呼吸我们再三讲呼吸要能够深,能够宁静,能够长因为将来我们要通过呼吸达到能随息能够止息能够观息通过呼吸出来的气能够看到它的颜色,看到五脏六腑的颜色,乃至我们身体各部位,慢慢修炼完全是可能的。这个功法很正,不是歪门邪道的。这个呼吸法不但是修药师定的基础也是佛教一切如来禅法的基础六妙门有显宗像天台的六妙门也有密教的六妙门还有大圆满的六妙门。我们修药师定的六妙门是所有修定的基础所以药师法是很殊胜的通于各法又没一点副作用。

鼻吸口呼是藏传密教很重要的法门,是由印度大瑜伽里的王瑜伽演变而来,藏传密教叫九节风,有的叫九节佛风练法很简单两脚放平的(两脚尖向外成一字形)坐下来左手无名指压右鼻孔鼻吸鼻呼三次右手无名指压左鼻孔鼻呼鼻吸三次然后两手都不压鼻吸鼻呼三次其作用与鼻吸口呼一样是出浊气,得加持就出业气。

为修药师法,我过去看过巴甫洛夫学说,最近又从赵大夫处借来曹颖甫的《伤寒金匮发微》。再次确定这四种呼吸有再讲的必要。特别是巴甫洛夫学说确实有独到之处,当然也有缺陷。巴甫洛夫一生所研究的生理学,可以概括地分为消化生理学、循环生理学和大脑生理学,而这三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修持药师法我们用巴甫洛夫的消化生理学了解药师法的色法,用巴甫洛夫的循环生理学了解七佛药师经的息法,用他的大脑生理学理解药师经的心法。用曹颖甫的《伤寒金匮发微》中注解精神的东西,了解药师法的气化学说。药师法气化学说要第二个层次讲。在座有很多学中医的,我看这也是真正中西医结合,也是医学和佛学的结合这四种呼吸很细致,又很实际,意义很深,很纯正的

数息法开始要防止三个偏差现象。开始坐了以后又想别的什么了这是散乱。这个特别是青年容易犯的,攀缘心啊静不下来,数着数着又想到别的地方去了,不能够专心,这是一个毛病。

第二个毛病,慢慢可能能够集中一点了,又打瞌睡。这可能中老年容易犯一点,坐一会儿,没多久,瞌睡来了。这个我说清楚,如果真的瞌睡来了,确实困了你就睡,不要勉强硬坚持你不顺生理还坐那就不是药师法要安安静静药师法很自然的东方之大德曰生生生不己,生机盎然修药师法,一定活泼泼的,不能够死板,死气横秋,那样不是药师法。

我们执著的地方在哪里,坚持我们的愿力,在愿力上一丝一毫不能退,至于其他地方都不要去执著,愿力一定要坚持,这是唯一的,其他的不要执著。

第三种情况无记什么无记呢他不打瞌睡了不昏沉了,也不胡思乱想了,但是出现无记,就是失念,不晓得想什么东西了这三种毛病都要去掉如果没有这三种毛病那么我们数息一段时间之后慢慢能够随息止息我们功夫进不去都在这三个毛病,这三个毛病也很难说有个什么特殊方法解,看你自己愿力足的话慢慢调就可以解决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一个阶段,快的话一个月,慢的话三个月或者半年,我们可以做到发八触。如来禅讲的发八触这是一个客观的检验标准,我们身体会出现几种现象,这几种现象,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先后出现的,先出那个,后出哪一个,根据各人身体情况不同,没有一定的格式比如说我们全身感觉皮肤很粗糙,或者说皮肤非常光滑,或全身感到很轻安,或者感觉重了一点,这些都是八触的现象,冷热,粗细轻重滑涩,先后而发。这种现象是我们身体自己细胞分裂,改组现象。细胞平时也分裂改组,但是你不觉得,你不知道,而且他那个分裂改组由于你没用功,所以是一般化的生理改造。这个是我们身体里地水火风四大经过我们息道呼吸调整,经过我们的心法与气血等等功法做的结果由我们的粗四大慢慢变成细四大。我讲粗身里还有个细身吗细四大是细身的东西当然细身我们能够深入好多层,不多说了。

那么发了八触以后呢,接着同时出现十种现象叫十眷属空、明、净(清楚)、慧(一心)、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与周围协调)这是十眷属。发八触是先后而发,十眷属是同时而发,不分先后十眷属一来就一起来了,就是你身体感觉到空、明,感觉到净,净就是清楚慧是一心,身体感觉到柔软外面喜内心乐。解脱,是对欲望不沾边了,不是特别爱好什么东西,非想得到不可,欲望不是绝对禁止了,但程度很低了,看得比较透一切刺激眼耳鼻舌身感官作用,什么卡拉OK也好,什么特殊刺激性的东西也好,对他来说不感兴趣、不沾边。不是跟着感觉走哩。(众笑)这是解脱。对刺激感官的东西,对欲界东西厌倦了,这是未到定的现象。境界相应,这时身体跟环境乃至周围的人际都很协调平衡。

十眷属,再进一步下去就进入欲界定。正式进入欲界定之后,再进一步就可以进入初禅了。

进入初禅你粗身初步转变为细身了粗心变成细心了在这时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鼻子嗅的,舌头尝的,身体接触的乃至于意识想的,跟你没进入初禅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同了。我们现在所谓特异功能,什么神通,在初禅就发神通佛教是承认神通的,但佛教不提倡神通,更不讲究修神通神通是修定的副产品,修定到一定程度就自然地通了,他就来了。所以佛教不特意要人家修什么神通,也不讲这些。因为神通他不是第一义谛,不能根本解决生死问题,只是副产品。进入初禅他就可以发(神)通,天眼,天耳,神足等但这个通还是有限的真正的通要在二禅以后特别到四禅才是漏尽通我讲过梦通是最容易的在睡梦中见佛听讲听经这是不难的事情一定要正信正法正修八触十眷属,这是客观标淮。不是说我得了神通、得了欲界定,八触也没有十功德也没有未到定都没到怎么进入欲界定所以佛教讲禅定不完全是精神方面的事情,是和肉体有关是物质性的。我们讲气功界有些乱,有些假气功,他自称什么通,他连八触没发十功德都没有哪里来的通呢当然先天的特异功能,业报的关系,偶尔也发(神通),这种情况是有的,我们并不否认但是以此来吹,就可以修到什么程度,千万别搞这些,很容易出问题,不但上层的净念目的达不到连一般健康强体都达不到很容易走火入魔出偏差我并不是反对气功,真正好的气功还是值得提倡、发扬的七七八八的这功那功不晓得根据哪个又没历史上的传承对治也没方便,功法也没特色,东抄西抄,这对人和社会确实没什么好处我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我也不参与伪气功真气功的辩论,我不是搞气功的人,我搞不清楚。我是从佛法禅定来讲,要正定正信。加持也要有相应的境界啊,也不是说法力无边,完全神话的说法,药师定不是叫你这个样子的发八触,然后得十眷属,到了这个地步,就基本上进入了欲界定。对于我们欲界的饮食、睡眠、呼吸就达到了跟天同步协调的标准。欲界定是人定胜天,很重要的。

那么你数息有一段时间了十分钟也好二十分钟也好三十分钟也好数完以后要出来下坐之前你再鼻吸口呼五分钟十分钟如果你前面坐的时候是鼻吸口呼三分钟,结束出来的时候也是三分钟;前面坐的时候鼻吸口呼是五分钟那么下座之前也是鼻吸口呼五分钟,这样比较好。

什么时候坐,早晨还是晚上?最好能够早晚坐一下。时间充裕早晚座时间不多,早晨坐一下,晚上不坐都可以但药师定做为一个法门来修,就不能随便,爱修就修,不爱修就不修,药师法没有这个方便。做为药师法门来讲,你要行愿哪这个要坚持如果你能够每天坐一次你就坐一次就要坚持。哪怕一天坐的时间很短都要坚持,不能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一曝十寒,一定要持之以恒,这个是讲药师定。

我讲的三句话是修药师定的关键推开尾闾视鼻端白安那般那。我讲了四种呼吸的作用。另外议论当中,有的同志问安置身体,是不是要双盘,好象不双盘,我们就入不了定、发不了八触、十眷属。坐我刚才讲了,能够双盘,珈趺坐那是最好,但我们不勉强。对出家人,特别是出家青年人修行,那非要珈趺坐不可,一定要双盘,怕痛不行,甚至拿砖头压住他,能够双腿盘起来。我们在座的,特别是老同志不那样要求,药师定没有治好你的病,反倒增加你的病,增加你的痛苦了。双盘盘起来蛮痛苦,你没盘好,气血不流通如果你盘好,是一种享受,气血容易流通。过去没有双盘习惯的话,一下子练,勉强狠了不好,要掌握好要领,尾闾排开很重要,不要把他小看了。睡眠的时候我不是讲了吗,要尾闾排开,我们平常坐的时候,走路的时候,不修药师定的时候你也能够排开尾闾,变成习惯,就好了。尾闾排开,地球引力最小。

佛教里,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这是客观境界。六根、六尘、六识叫三科十八界,我们眼看、耳听、鼻嗅、舌尝、身体动、意识想,这是六识的作用。眼看和意识分不开,眼看的时候意识参加进去了,才能分辨哪是红的、白的。眼耳鼻舌身都是意识参加进去。所以意识叫五俱意识,意识不参加进去,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意识对前五识来讲起一个主导作用鼻、舌、身前五识是感性认识意识是思维、能想,所谓思想意识嘛,是第六意识。意识还有个根,排在第七位叫意根,也叫末那识,是印度语,是意识的根。意识的作用往往受意根、末那识支配。这个末那识太厉害,什么叫末那识?例如,大家坐在这里,很心平气和想件事情的时候,你背后还有一个思想,晓得你自己在想什么,那个思想就是你的第七识,你的意根当心浮气躁时就体会不到现在我们心理学上讲无意识、潜意识、下意识等都是末那识——意根起的作用但是最根本的是第八识,这第八阿赖耶识很主要阿赖耶识叫种子识怎么叫种子识?眼睛要看,要有原材料,阿赖耶识提供你看的种子,很难理解勉强的比喻为信息你要看他给你看的信息你要听他给你听的信息你要嗅,他给你嗅的信息要尝,他给你尝的信息你要动作,他给你动作的信息;你要想,他给你想的信息;给你提供看、听、想各种识的原动力、原材料是阿赖耶识,种子识。以后看的结果、听的结果、想的结果又变成种子,反馈给了第八识,第八识又给藏起来所以第八识能藏,所藏能藏是种子,所藏也是种子。为什么大脑能够回忆?这是种子识的作用。我们要看、要听、要尝,阿赖耶识把种子输给我们通过意识传到眼睛耳朵嘴巴里种子识通过意根的时候,意根就抓住种子不放。这在唯识上讲四分,讲得很复杂,因为种子里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名相很复杂。简单带比喻讲,不那么准确,大概意思是,第八识输出种子来以后,经过第七识意根时,被他抓住不放,变成“自内我”,就是“我的,我的,”把种子本来面目变了,像染了一层色一样,本来看着是透明的,戴上有色眼镜看就变了。所以末那识叫污染识,他把种子污染了。被末那识污染了的种子,传到意识了,就按意根指令“我的,我的”。所以人最大的毛病,从小孩子,“我的我的”,小时就是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玩具,我的我的……;大人了,我的名誉,我的地位,我的势力,我的学识,我的主义,我的财产,一大堆。这样一搞,眼看,耳听……都得不到真实情况。禅宗为什么要你参禅呢,“你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你自己糊里糊涂,为什么糊里糊涂?抓住我不放,什么都是我的我的,哪还有真的。有我的, 就有你、有他的,你、我、他,就有分别,世界上什么东西都不平等了。如我们说天老爷太不平等,富的太富,贫的太穷怎么造成的,都是“我的,我的”造成的。所以末那识,就是业劫气第八识如果在我们大脑里,很清楚,眼识在眼根里,耳识在耳根里,末那识就在我们脐轮和海底轮之间,即生殖器部位下面和尾闾骨上面,有股业劫气,形象说就象蛇一样,盘在那里,因此人的中脉——智慧脉就不通中脉不通,脉就成了业劫脉,气成了业劫气身体各种病都来了为什么藏密要修拙火定呢?拙火定产生很大的热量,往上冲把那股业劫气、那个蛇赶跑了,中脉就容易开了。

但要先修好宝瓶气才能修拙火定。宝瓶气就是我们修数息到了净息、还息的阶段,吸气进来能够停留时间久不呼出去,一般住息五分钟就了不得了,一分钟就算不容易了,这样慢慢在脐下就会形成宝瓶气。宝瓶气足了,会发热,藏传佛教叫拙火,所以叫拙火定。火的热量,很大热量烧业劫气的蛇,蛇受不了火的热量,自然会向上冲动,这样中脉就容易通,中脉通,其他脉就通了,智慧就开了。这个业劫气我形象比喻为蛇,不是真的蛇。这就是为什么说药师定是大法,是能通藏密的,能通很多法,做很多功夫的。

眼耳鼻舌身是感性认识,第六识是理性认识。如果末那识转变了,没有“我的,我的”了,就没有你的,没有他的了,就平等了,第七识转变为平等性智,这就开悟了,是悟性认识。第八识心识就没有污染地转变成大圆镜智,自己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了,是自性认识。那么第七识通过第六识思维,观察事物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不差分毫,看到事物本来面目,转变成妙观察智。指挥动作,你的眼就没有看不好的,耳没有听不好,鼻没有嗅不好,前五识变成成所作智这样八识转成四智什么叫成佛啊你的识转成智了就是觉悟了,觉悟的人就是佛,不是别的。所以修定最要紧在这里。这是转八识成四智,修行就是把识转成智,佛就是智。这四种智慧归纳为一种智慧,叫法界体性智,五智就所谓五方五佛代表五智。五智哪来的,我们八识转识成智。为什么要修行?就是把识转智识是无明,智是智慧、觉悟

识转成了智,我们所发的愿,真正的愿力,那个时候才真正是不可思议的力量,药师佛讲的所求皆满,所求都满足你的愿望,求长寿者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这个不是假的,你们信不信?(众答:信!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圆摄生理学家恒德逊氏立法图


自生理学言之,所谓“定”者,即内环境之恒定也,内环境中的物质及因素,有葡萄糖、蛋白质、钙、钠、氯、水、体温等,而以氧及氢离子浓度,于血液中性反应之维持,为恒定之主体,又以恒德逊氏之立法图 在生理化学研究上应用最广,故藉以说明此亦世间亦出世间之药师琉璃光如来之大定也。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

那时,世尊告诉他的十大弟子之一,“多闻第一”的阿难。阿难是经常跟释迦牟尼佛在一起的,佛的常随众。看释迦牟尼佛怎么说的,

『如我称扬彼七如来名号功德,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难可了知,汝勿生疑,』

这是诸佛很深的境界,难以了解、知道,你不要生疑惑呀,释迦佛早就料到了。

『阿难白言: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深义,不生疑惑,』

阿难回答说:我对您老人家所说的契经深义不生怀疑,我信,

『所以者何? 一切如来身语意业皆无虚妄,』

如来讲的身业语业意业都是真实不虚的,没有虚幻的。

『世尊,此日月轮可使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

日头、月亮那怕掉下来,但是

『诸佛所言终无有异,世尊,然有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境界,』

佛说的没有差异的,不过预料到有的人,不是完全没有信根,但信根不足,听到说诸佛的甚深境界,他怎么想呢?

『作是思惟:』

他就这么想,我们看看,对号入座,看看我们是怎么想的。(众笑)

『云何但念七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

怎么我只要念七佛名号,便得那么大的便宜呀,能够这么样功德胜利呀,怕靠不住。他信根不具呀,

『由此不信,便生诽谤,』

他是假的,胡说八道,这样子,他在

『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

结果这种人他信根不具,他不但不信,反而对药师佛怀疑,以至于堕诸恶趣。

『佛告阿难,彼诸有情,若得耳闻诸佛名号,堕恶趣者,无有是处, 』

跟阿难讲,如果这些人真正听到诸佛名号,佛一定会来救度你,但是有一条,

『唯除定业不可转者。』

唯除定业不可转者,就是业力已定的,难得转的。这个没办法,连佛也没办法,佛不能把你的业、受的报免除掉,他只能告诉你办法去转化业力,但不能帮你灭除业力。除了定业不可转者以外,都可以救度。所谓定业不可转者,定业就是大家共同造成的一种业力。这种业力,已经有因了,已经种下因了,不是一个人,一件事情,而是大家共同造的业,除非大家共同转,如果大家没能共同转,这种绝大多数的人造的业,所得的结果是不可转的,这是定业。关于定业,你可以回想我们现实生活或者回想我们自己的经历,或者回想一下历史。现在写历史都是有方法写的喽,分析社会啊,你如果从因果的现象来分析历史,那也是很有趣味的。释迦牟尼佛告

『阿难,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难可信解,汝能信受,』

这是诸佛很深的境界,很难信解呀,你说你不怀疑,你能信,能够受,

『当知皆是如来威力,』

要晓得并不是你真正信解了,而是如来的威力啊,

『阿难,一切声闻及独觉等皆不能知。』

都不晓得这种境界。只有什么人呢?

『唯除一生补处菩萨。』

只有修到最后准备接替佛的位置了,那种一生补处菩萨,才能知道。就象弥勒菩萨,下一个成佛的就是弥勒菩萨,就是一生补处菩萨。所以信很难,很难。为什么阿难又深信不疑呢,是因为阿难跟佛跟得很久,他晓得佛说的话不错,虽然阿难对药师佛的这种威力功德、不可思议的境界,不一定都能理解透彻,但是他因为相信释迦牟尼佛,所以深信不疑。等于我们相信一个人,我要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我没有到过,这个人讲了那里的情况,我对那个情况并不了解,他讲的也容易让人怀疑,但是我信任他,因此我就不怀疑,相信他讲的话。阿难就这样子,阿难信任佛,虽然药师佛的殊胜他不了解。所以释迦牟尼讲,如来的威力使你能够信受奉行,相信我讲的不假。

我再说明一下,境、行、果。佛跟菩萨都有境,我发了愿,我修行的时候,行这个愿,有个境界叫行愿境。你行,怎么个行,就有法门。修行这个法门就证得有果。讲境界,境界的相,境相,一般比较容易了解。讲行就是讲法门,法门就比较难了解了,但也还是可以了解。讲果,讲他证得的果报,证得的果德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象我们刚才讲的,你只要供奉药师经、药师像,摆供养,女身可以转男身等等。这是讲佛的境界,果的境界。这个佛的境界唯佛知之,菩萨一般不容易知道,更不要说声闻缘觉了。像药师佛这样的果德,真正能够深信不疑,能够知道他的,只有一生补处菩萨才能知道,因为他讲的是果德,不是讲一般的境、一般的行。所以释迦佛问阿难,你信不信啊?因为药师经他讲的是果地。华严经、法华经讲境、讲行,我们都容易理解。讲到果的时候就难得理解,因为一讲到果的时候都是神通啊,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我们往往用我们凡夫的第六意识攀缘去想像,容易生疑惑,不容易相信。这个地方,我们修药师法的时候,不但是修药师佛,修净土,修密法,千万注意,已经跟你打了招呼了,光不信还好,哪儿念七佛名号得那麽多功德啊,不但不信,反倒生诽谤,结果就会堕入恶趣,长期在黑暗里,失大利乐。有一分迷惑就是有一分无明,有一分信就是一分智慧,是修行上的信,不是知觉上的信。

底下释迦牟尼佛好象对我们讲话一样的,

『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

人身难得,你能够生得人身,你能够信仰三宝,难得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求,一般讲的这三句话。

『得闻七佛如来名号,复难于是。』

人身难得,得了人身,信仰三宝,尊重三宝也难,你能够听到七佛名称就更难。

阿难,彼诸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巧方便,无量广大愿如是行愿善巧方便,我若一劫若过一劫说不能尽

这些就是七佛如来他们的功德。这里照顾前面,释迦牟尼佛又讲了一遍,释迦牟尼佛赞叹药师法门的高超,说明药师法门的不可思议,说一劫,过一劫说不能尽,前面就说过这个话,那是对文殊说的,这是对阿难又说了一遍,我说不能尽。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世尊,于后末世像法起时,若有众生为诸病苦之所逼恼,身形羸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目视皆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啼泣围绕,身卧本处,见彼琰魔法王之使,引其神识,将至王所,然诸有情有倶生神,随其所作善恶之业,悉皆记录,授与彼王,王即依法,问其所作,随彼罪福而处断之。是时病人亲属知识若能为彼归依诸佛,种种庄严如法供养,而彼神识或经七日或二七日,乃至七七日,如从梦觉,复本精神,皆自忆知善不善业所得果报,由自证见业报不虚,乃至命难亦不造恶。是故净信男子女人皆应受持七佛名号,随力所能,恭敬供养。  

七佛药师经除了文殊当机代表来世众生请问,佛讲了七佛药师的名号、国土、方便善巧、法门及法义,讲完之后文殊立刻发愿弘扬这部法。佛又问阿难,你信不信,又告诉阿难,人身难得。你能够信仰很不容易了,只要能够受这部法,信这部法,是很难得的事情。因为药师法的功德,我若一劫,若过一劫说不尽。这时又引起救脱菩萨他来表法,这个菩萨名字一看就知道药师法是讲生啊了生告诉我们生活饮食睡眠呼吸但生活,有生就必有死,不可能不死,由生到死,有一个过程,了生以后怎么脱死,这个脱死的当机,请求说法的菩萨就是救脱菩萨。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救脱菩萨,他怎么讲呢,将来末世众生,诸苦逼切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都围着他,身卧本处。药师经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了。人死的时候,将死的人看到琰魔法王就是常说的阎王老子。这个阎王老子派了他的使臣引其神识把将死人的神识带到琰魔法王那里。俗话讲人死了以后,他的魂就到阎罗王那里去了,阎罗王还不只一个,十殿阎王判到哪个阎王,哪个阎王拿起卷来一查,就来审判,这是传说佛教不讲灵魂,讲神识,讲阿赖耶、种子识。就是多生多劫看的、听的,贮藏起来的种子识(阿赖耶识),叫神识形象地讲叫俱生神。这里,药师经讲得很清楚,到了阎王那里报到的是谁呢?是这个人的神识。这个说清楚,这是表法的。俱生神,有个神跟我们人同生死,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坐他也坐我们死他也死他叫俱生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神叫俱生神阎王老子的电脑非常巧妙不要按电钮你自己储藏你做了什么事情你自己记录在案谁帮你记录啊?你的俱生神帮你记录,你动一下,你的俱生神也跟你动一下,你脑筋想个什么东西,他俱生神就跟你想一个什么东西死了以后俱生神给你去报告这个人如何如何原始反终从头到尾象演电影一样从生时娃娃起一直到青年壮年、老年,他行了好多善,做了多少恶,做了好多无记不善不恶的事,这个盖棺论定,看阎王老子怎样审判发落俱生神帮你去俱生神他住在哪里啊?俱生神在我们每个人身体里,他住在你身体里头。你看得到,你说看不见,有时看不到,什么时候看到?出大太阳的时候,光天化日之下,在药师佛如来日光菩萨,或月光菩萨照耀之下,你现的那个影子就是俱生神,你就看到了。你对那个影子奈何不得吧你打他也打你骂他也骂你怎么做他也怎么做(众笑)他是如实反映情况一点不假丝毫不告你的冤枉状不歪曲你不诬告你你做过就做过了你怎么做的也瞒他不得他也不瞒你就如实到阎王老子那里不是我说的是经上讲由俱生神随其所作善恶之业悉皆记录授与彼王报告阎王老子王即依法问其所作作了哪些好事作了哪些坏事随其罪福按他造的罪所修的福而处断之

病人亲属在他的识神要离开肉体要断气的时候为他归依诸佛种种庄严如法供养如果能够修药师法使他的神识经过七天二个七天乃至七七天就可以帮助他的神识从梦中觉醒复本精神他就觉得了我做了哪些好的我做了哪些不好的所得果报由自证见阎王老子这样判我是这个样子他由自证见业报不虚看到业报不虚妄这样子乃至命终不再做恶了由于你修了药师法为他归依药师佛帮助他使他神识清醒过来他的神识就脱死了在死的这一关上能够过来了不是糊里糊涂地死也不是糊里糊涂地到阎王那儿报到阎王如理如量判断令他明白了噢!做了善事怎么奖励,我做了恶事他怎么惩罚,我要受这样的果报他脑筋清楚识神清楚这是药师法的一个法益这是救脱菩萨说了这个法

药师佛不但在你生活的时候给你好衣服、上妙饮食、上妙法味,使你好好生活,而且到了临终的时候帮你脱死。这个脱死就包括引你的神识到琰魔法王,使你的俱生神到琰魔法王处报到的时候能得到一定的解脱这里法义很深我也不能很详细地讲了这个俱生神就是我们第八识阿赖耶识种子识的形象你说形象化也好集中体现的一个东西因为我们的一切从唯识上来讲是阿赖耶识第八识种子识为什么叫种子识?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动作、第六意识的思维以及第七识即支配第六意识的意根他们种种活动的种子信息等等都包藏在阿赖耶识里头他供给原料同时又供给能量你前几识活动的结果都反馈回来,他又给你保存起来,一件事一件事都是一颗颗种子记录下来所以这第八识叫种子识种子识清清楚楚他跟你一起生一起死

我们人生的时候肉体活着的时候心脏在跳肠胃能够消化各种身体的零部件都在转动但是一旦要死了,零部件逐个地停止活动,这个时候寿命将尽了。生命的死亡现象,首先真正的呼吸断了,然后心脏停止跳动,血脉停止热量不能供给了,整个身体温度就下降了。佛经上讲,寿暖识三,是谓命根人的命根,一个寿,一个暖。寿是人的寿命断了气人的寿就没了心脏停止跳动了那么暧身体的温度也就降低了慢慢变僵硬了但是(寿、暖、识)神识呢,在死了以后神识慢慢就和身体分离了。

这里要说清楚一个问题很难说因为佛教并不主张有灵魂的。讲灵魂其他宗教也讲。中国古时候儒家也讲,讲人体、物质轻者为魂重者为魄魂升于天魄降于地佛教有些书上随和这些俗家所说,也讲灵魂,但佛家真正的意思不讲灵魂讲阿赖耶识在我们经里,神识指的是阿赖耶识,所以他不是写的灵魂你看引其神识将至王所,不是引其灵魂带到琰魔法王那里去。这是形象表法的说法。

这个神识是什么东西,现在什么灵魂学,超心理学研究呀,各种说法不一致在佛教讲,人死了以后,你的肉体呀地大归于地大,水大归于水大,火大归于火大,风大归于风大,你带不去,还是还给天地,留下来。但是由于你这一辈子精神上的活动形成了一个东西实际上也是一种无表色但这种无表色不同有时现出极略色有时可以变成极迥色就是有时可以缩小有时可以放大是种变化的无表色。但它又确实是一种物质,无表有时又变成有表,你抓他哪一点来说都不完整。你抓他一点,人死了以后就是灵魂,跟你这个人一样,你说他错了没错呢,他有这么个情况,但是不完整。说你这个人死了以后象细份子一样,跟本人一样,只有几寸长,中阴身,有这么个说法;你说他错没错呢,有这么个情况,但是都说得不全面。你说人死了都是那个样子,也不一定,所以他是变化的无表色。为什么变化不一样呢?等于人生在世界上,人心不同如其面;你看看每个人心不同每个人面孔不一样。死了以后,中阴身那个东西也是,人的神识不同。你不能说定是什么东西。因为世界上的东西,物质可以变为能力,能力可以变为物质。精神可以变为物质物质可以变为精神。色可以变为心,心可以变为色。这个是真实的,药师法讲这个,因为这是常见的东西。所以人死了以后,物质性的东西归还了大地,精神上的东西就形成了变化不定的无表色的中阴身。就是在这一生结束了,下一生还未生出来,中间过度的一个身体,这个过度的身体就是识神所变,也就是中阴身,他可以现各种不同的像,是生前这个人整个的精神活动所集聚。

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可以变成光,做好事变成光,做坏事也可以变成光,宇宙最根本的粒子都可以变成光的粒子。所以人死了以后那个做善事的人完全是好事心情很宽敞很坦白很直爽真正直心是道场直来直去的心里很光明坦荡的这种人死以后,神识所凝集的外境是白光,因为他平常非常欢喜他是那个心境所以一看到白光一拍即合跟着白光走了到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或者兜率天,或某一个上天等。如果一个人他的所做所为,所作的业造成的力量都是集成的黑光他死了以后面前一团漆黑地狱敞开大门黑洞洞的等着他他一看,好得很,就进去了(众笑 )一拍即合,这并不是谁给他算帐啊,俱生神跟他清清白白,到那个时候他不要什么电脑算,他一看就合了快得很这中间有些人也做了些好事也做了些坏事说他好也不是完全好说他坏也不是死黑心肠那样,因此犹豫不定,他见的光就五彩缤纷了,红的、绿的、白的、黄的都有,他选择不知哪一种好,红色、白的、黑的……所以大善大恶之人死了以后往生快得很,只有中不溜秋的这些人(众笑)就不晓得何去何从,这时候如果有人引导他,帮助他一下使他清醒一点你莫跟着黑光去了白光在那里你跟那里走他清白了就帮助他往生如果修药师法八大菩萨来了来帮助接引他

所以药师法会既有了生也有救脱的效果有这个法力就是影响他的神识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还是愿力的问题所以这个愿很重要有这个愿力了你死的时候对你会有大帮助,感应就来了。


上一篇: 出版说明
下一篇: 第二辑 (十)
微信扫一扫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