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如何修药师法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一些修药师法门道友提及问起如何修药师法,愿借此机会略说一二,最好大家再实修实证,那就更贴切知我所云。此堂课是以修行为主的研讨。
凡修行者定要了解《药师经》,其中药师佛十二大愿中已涵盖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方法,如第一愿、第二愿中本心离垢琉璃透明,光明如炽,……,这都是上求佛法最后结果,如此般的状况。第三愿到十二愿中在消各种业障,在药师经内也有提到微深妙法如延命法,解冤治病。
这些都是属真空妙有出菩提路,下化众生的妙法,唯有实修才知其真实意。
由此上求佛法及下化众生才能深入了解药师法,更了知药师佛慈悲利益众生的大愿。
以下是一些修行中必须做的事:
(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永远是“心”学习的目标,唯有在此四无量心的熏习下才有勇气完成道业。一般要修完三十七道品才可将人间习气转化成高僧大德之仪。
(二)“心”在历炼中,不断的修正,使心保持平等、慈悲无分别,圆满于法界,才知什么是真平等、真慈悲及包含心。
(三)修药师法时显教的基本知识如五戒、十善、经、律, 须有相当基楚的认识。
(四)从持灌顶真言开始即入密法的修持,若“心”有疑念, 修行效果不佳,一定要有“信”才能入修行次第,其妙不可言说。
下面分十三个阶段,每阶段有不同次第,每过程都可以印证。但愿修药师法脉的同修们,生生世世耐心着走完药师之旅。感恩药师佛诸佛菩萨的慈悲教导
一、礼佛、供佛
学习药师佛的本心,以药师佛为导师,诚心供佛、礼佛。以药师佛本心:“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应生无垢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众生”。
深入修行后要了知“礼敬诸佛,供养如来”的真正用意。同时最后以自证菩提的智慧之香清净果及心灯供养才是最上等的法供养。这种供养是非常殊胜,也是修证的过程及无上密法。若行为违反药师佛本愿是无法入药师法的核心。
二、发愿
“愿力”依修行的次第时期有不同的愿力。每期愿力可以促使自己精进修行。即使宁舍身命也要学佛以佛为师,完成道业。若修行不以正法大愿,是无法入菩提之门,佛法法脉也接不上。发愿的实例,如:生生世世是佛弟子,不入外道;行菩萨道,发菩提心。所学佛法,为利益众生。
三、皈依、受戒
皈依佛法僧。此处,僧是指开悟的高僧大德。历...悟有修为祖师,包括出家及在家居士。
皈依方式有多种,包括人间仪律,法界皈依及至性的皈依等不同层次。
戒的功能,主要在护菩提心。以身口意守着三乘聚戒、三昧耶戒、菩萨戒、菩提心戒及三坛大戒,这些受戒,使本心光明不受染着,都可促使道业完成。
四、念佛进入修行的次第
老实念佛正式开始念佛修行,唯有定中修行,才有慧生出,此时期须有耐心,最好有善知识照顾。
因果业障出现须有方法处理。同时培养觉性使之增长。更进一步念佛直到念佛三昧出现。
五、持灌顶真言咒
用三摩地或其它方法修持以意根或用其它根入药师法脉,此时会出现药师手印,灌顶真言是增加善种。其目的是变化凡夫气质转化成慈悲、清净、自在、福慧俱足的修为。启发智慧的光, 由此精进修行。
六、 持药师心咒
持药师心咒,药师手印及观想药师佛,以得身口意的三密加持法。促使身清净及心清净。此时可了知本心离垢的修行境界,本心渐入琉璃佳境的情形。同时可以用心咒学习渡生,行菩萨道的工作,如在法界中布施,超度、回向、安座,洒净,……,透过这样的学习才知慈悲的真正涵义。
七、 修观想
空观期:此期最重要工作是入空,悟空的本体,光亮无比,十方圆明的状态。在空观期时,因明亮程度不同而分四种情境,明的程度与修行层次有关,……,在空的状态可以启用,应用空的能量,行事于诸法界。(可参考第八期)同时在空中行火大三昧消一切业障。
假观期:由水观、日观、月观(可参考《观无量寿经》内所述)观出净土及坛城,并在坛城中继续修行直到花开见佛,才真正可以到报身佛的琉璃光如来座前承受法脉。由坛城,佛国净土再到其它佛国土参访,由此进入诸佛的世界。了知华藏世界真实意。佛乘应属此期的教育。此期可以知道延命大_法,气身,意身肉身病的形成及治疗方法。业障与病因的相关性。
中观期:八地菩萨才了知中观含义。才知菩提本心是一个本体具有空、相二面实质意思。此时才知圆融事理的真正方法。于法界行事时合于法界逻辑,得到金刚部诸菩萨及护法的护持。
八、本尊:
本尊的修行是非常漫长及复杂。本尊是修佛重要的过程,也证实了知十二因缘中的“入”,主要观想药师佛外本尊于名色中形成名色本尊又叫内本尊,真言如下如“我是本尊,本尊是我,……,”依次第修行,最后有本尊的三十二相依不同阶段出现,如卍字,网脉,红点,……,各种法器,背光,……,每种相及法器它的功能及用途不同。学会药师佛的每种相使用法,下化众生时须用到这个本尊相。
三十二相可参考佛学辞典,但是如何使用卍,红点,……, 法器,……,是无上密法。
九、化佛:
将本尊与细腻身相结合,以种子字可转化出二十五字,于空中法界行佛事,此时已修完三十二相及金莲渡生等事。完全能以慈悲心、平等心于法界行事。
同时了知“不染着”的真实意思,也可学会“不染着”的方法。此时知《维摩诘经》所云“贪嗔痴而不与俱”的真实义。同时,也完成清净“妙花妙果修行,修五智,使转识成智,修五智中的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后,由此可住入学习如来的法脉,供养如来及药师七如来咒语,手印及七佛净土的特性,并了知七如来渡化众生的愿力或其它诸如来的法脉。以后我会为大家讲解《药师七如来》一文。
下化众生可以化佛方式来渡众生,利益更多的众生。
十、菩提金莲
“得法界如来珠”代表清净,本心充满慈悲、平等、圆满。清净花,清净妙果藏于金莲中,并有通道与法界相通,且将药师三昧法像宝库存在藏识中,一切行事以药师法脉为主,并学习药师智能。菩提是在法界代表永不毁灭的本心,是无相,清净无染, 也有人将此称为金刚心,表示坚硬无比,不再摧毁。金莲代表出污泥而不染,本心不受染着的意思
十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相法上叫金刚法界珠,开启如来智慧,点燃心灯照亮各界使众生离苦得乐。净除垢染,共证菩提。有无限大的能力,吸收法界能量,由五点红字转化形成五色光旋转多次,光亮无比于空中, 应化出无数多的应身佛于法界各道中渡生,本心已达法平等无有高下,无分别的境界。于各道渡生时头顶须有摩尼球顶上悬,照耀光明,行事无碍。
《金刚经》内有解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下:
1、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要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十二、报身佛:
由法身无相而出来,或累生累世渡生无怨无悔行,如来百千万劫,经无数功德。累积而形成的佛,其愿力之大无有可比,可以幻化各种相以完成渡生利益众生之愿。如药师琉璃光如来可以化药师如来、药王如来及药师七如来等诸佛。
十三、法身:
是无相充满无限的能量,光量无比的境界。药师佛渡生方法由左向右为下化众生,各道众生修行由右向左,为成佛之迹,这是每道众生修成佛找回本心的过程。佛也可以由左向右应化于各道渡生目的,是使众生染着心,回复光明无有恐惧,十方圆明,不颠倒梦想,……如此即依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及无上密法。修成药师化佛,加入药师佛的行列中,生生世世以药师法渡生行菩萨道,走入漫长的“佛”的领域中。
总结:药师琉璃光如来是报身佛,可以幻化药师七如来,目的接引带业不同的有缘众生,药师七如来有不同的咒语,名称,手印及边缘和净土,这些待下期再介绍药师七佛净土。药王如来特色。修药师法的同修们定要学习药师佛的愿力以慈悲渡生,如此才不枉费佛菩萨苦心,若所学只为自己利益,那一定修不成药师法。依我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心”的调适,修行可以如是说!
找菩提心
得菩提心(亦无所得名为得)。
护菩提心
用菩提心
上求佛法,是由凡夫修行、开悟了生死至现本心,得菩提心。下化众生要以菩提本心才有能力行菩萨道利益众生。菩提的一体两面即是所谓空与相。到了达空相不二之时,才算是大自在。
药师法中的延命法,法病的治疗,还有意身、气身、肉身得病的原理,治疗方法及因果业障病的困惑等,这些都是行菩萨道时的无上密法。唯有实修,才真可知如何做。千万不要怀疑这些无上密法。
回向文:
以此善行愿自他,悉皆成就药师佛,
令诸有情无一余,药师佛果皆得证。
如日驱散无明暗,如月平息恼热苦,
除三毒病药师佛,愿琉璃光赐吉祥。
今天讲法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