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谷歌浏览器推荐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QQ浏览器,360浏览器请切换极速模式!
字体颜色设置: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释义与讲记 (九)

⑦大陀罗尼:陀罗尼,梵语,总持的意思。其中含二义: 一持,二遮;能摄持一切功德,遮障一切罪恶;也即是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在佛经中,有文字陀罗尼、语言陀罗尼等多种,此处是咒陀罗尼,因其功用大,故名大陀罗尼。

讲述

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说:那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当他成佛时,由于菩萨因地所发的本愿力──欲慈济一切众生的苦难,尤其是病苦,所以便以慧眼观察众生的病况,众生所遭遇的种种病苦,有瘦疟、干消、黄热等病,或被人用邪术暗中算计,使其神魂颠倒;或被蛊毒所中,而丧失生命;众生遭受这些病患与毒害,可能减短寿命,或死于非命。药师如来发大慈悲,要使众生一切病痛苦难皆得消除,因此众生向药师佛祈求消灾延寿的心愿,能够得到满足。那时候,药师世尊首先入定,叫作“灭除一切众生苦恼”定。药师如来入定后,即于肉髻中放出大光明,在光明中演说大陀罗咒如下。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窶噜薜琉璃钵喇婆曷啰阇也呾他揭多也阿啰曷帝三藐三勃陀也 呾姪他鞞杀逝 鞞杀逝 鞞杀社三没揭帝 莎诃

①   南谟:又作南无,即皈依、皈命的意思。

②   薄伽伐帝:即薄伽梵,也就是世尊。

③   鞞杀社窭噜:药师的意思。

④   薜琉璃:即是琉璃的意思。

①   钵喇婆:光的意思。

②   曷啰阍也:王的意思。

③   呾他揭多也:如来的意思。

④   阿啰喝帝:应(供)的意思。

⑤   三藐三勃陀也:正等正觉的意思。

⑥   呾姪他:就是“即说咒曰”的意思。

⑦   唵:应读作嗡音,意义很多。1皈依义,即是集中身心而向于三宝;2警觉义:提起注意;也就是把精神集中起来,注意一个地方。

⑧  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即是说,药!药!药!

⑬三没揭帝:即是普渡,普遍救度一切众生之义。

⑭莎诃:也作娑婆诃,意思就是速得成就。与“急如律令”相似。

讲述

向来以为咒是秘密藏,持念就好,不可求解,这是因为咒义重重无尽,执一解就不圆满。其实大部分咒语还是可以作些基本解释,只有极少几句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此咒上半讲的是皈依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祈求加被;下半是说用药治疗一切众生病苦,希望立即经过普度迅速得到成就,解除病痛。

此咒大意为:皈命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即说咒曰:唵!药之,药之,药,普遍救度,迅速成就。

尔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稳乐。曼殊室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意,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慇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注解

①   大地震动:唐华严经曰:“以佛神力,其他一切六种十八相震动。”以示祥瑞。

② 无虫水:即是无垢水,乃后夜由井中汲出,为奉佛之水 (在水中放香花以供佛)。

讲述

当时,药师如来在光中说了此咒之后,大地都震动起来, 而且普遍地放大光明,照耀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的病苦皆得消除,过着安宁康乐的生活。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若是看见男子或是女人,染到种种病苦,就应当一心为那病人,虔诚持诵药师如来神咒,为病人持诵此咒时,必须洗澡嗽口,常保持身口的清净。然后用病人吃的食物,或所服的药汤药丸,或用无垢的清净水,对着这些东西,持咒一百零八遍,然后给予病人服食。这样,病人所有的病苦便可皆得消灭。若有其他要求,能至心念诵药师神咒,也能够得到佛的加被护佑,得以无病延年,而且命终之后,凭此咒的神力也能展转引发功德,往生东方琉璃世界。只要往生东方净土,绝对不退转,乃至证得究竟大菩提果。以此之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或女人,对于那药师琉璃光如来,能至心殷实尊重,恭敬供养的,那么他对于此药师咒,应当常常受持诵念,不要让它废弃忘记。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如上七佛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 澡清净,以诸香华、末香、烧香、涂作众伎乐,供养形像;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 求愿满,乃至菩提。

注解

  1. 齿木:此木中有苦汁,可除口臭。用这种木枝漱刷,等于牙膏、牙刷的合用。

  2. 涂香:乃六种供具之一。涂香于身手以供养佛。《智度论)曰:“涂香有两种,一以旃檀木等摩以涂身,二者种种杂香捣以为末,以涂其身及薰衣服,并涂地壁。”

  3. 形像:即木像、画像等肖像

  4. 讲述

    释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若对佛法有清净心的男子和女人, 得闻以上药师七佛、应供、正等觉等名号,听闻之后,应恭敬持诵。早晨起来首先就得嗽口、刷牙、沐浴,使身心清净,然后敬献各种芳香的妙花,燃烧用的名香、涂身的香膏,以及作众伎乐,供养药师如来的形像。对于此《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要供养受持,或自己书写,或教别人书写,一心受持, 使听闻者都深知其义。对于宏扬此法门的法师,也应当广修供养,凡是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所有赖以为生的器具,都要全部施舍给与,不要使这些物资缺乏短少。这样便能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使所求的愿望,都能圆满实现,乃至悟证无上菩提。”此为修供养行。

    尔时曼殊室利童白佛言:“世尊,我于末法之时,誓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男子女人得闻七佛如来名号, 乃至睡中亦以佛名令其觉悟。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尊重, 以种种华香、涂香、末香、烧香、华鬘、、幡盖、伎乐而为供养,以五色彩而裹帙之,洒扫净处置高座上。是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乃与无量百千天众,皆诣其所供养守护。”

注解

  1. 珞:用珠玉缀成的项链。

  2. 幡盖:幡,直幅而下的旗。盖:是圆顶的凉伞,可遮太阳。

  3. 供养:供养佛像的香花表示万行,烧香表示智观,涂香表示戒品,信表示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乐表示法言,其他幢幡表示禅定;还可供养清净饭食品、灯光照明及各种资财等等。供养僧宝可用衣、食、住、药等资身。这段说明修、供、受持和解义等修持方法。

  4. 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在佛教创始前,系印度信仰的神, 住于世界中心的圣山一一须弥山,为把守山腰四方之门的神, 故大寺院的山门,总供奉四大天王形象。四大天王,向为佛教有名的护法。四天王为帝释之外臣,持国天管领东方,广目天管领西方,增长天管领南方,多闻天管领北方。

讲述

这时曼殊室利禀告佛说:“世尊!我当发大誓愿,要于像法之时,以种种善巧方便,使一切有清净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大家都能闻药师琉璃光七佛如来名号,甚至在睡梦中, 也得以听闻药师佛的名号,而有所觉悟。世尊:若有人对于此《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能领受经义,持念不忘,阅读背诵, 或者为他人演说开示,或自己书写此经,或教别人书写,对于法宝总生恭敬心,尊重心,要以种种花香、涂香、末香、烧香、华珞、幡盖、伎乐等供养。还要以五色彩缎,作成

囊袋盛置药师经,然后将住处洒扫清净,敷陈设置高座,用作供坛,安放经典。那时四大天王及其眷属,以及无数百千天众,都到这个道埸来供养守护”

“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及受持者,以彼七佛如来本愿功德及闻名号威神之力,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设已夺者还得如故,身心安乐。”

讲述

曼殊室利接着说:“世尊!若是此药师七佛经宝流行的地方,有人能够恭敬受持,以那药师七佛如来的本愿功德力, 并且又听闻药师七佛名号,那么在药师七佛经宝流行的区域内,不会有死于非命的,同时也不会被其他邪神恶鬼夺去他的精灵之气。假设精气已经被夺的,也会恢复健康,如同正常时候一样,身心安乐。”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欲供养彼七佛如来者,应先敬造七佛形像,安在清净上妙之座,散华烧香,以诸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八戒斋,食清净食,澡浴身体,著新净衣,心无垢浊①,亦无恚害,于诸有情, 常起利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弦歌,称赞功德, 右绕佛像,念彼如来所有本愿;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其所愿,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一切皆遂。若复有人忽得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其家百怪出现,此人若以上妙资具,恭敬供养彼诸佛者,恶梦恶相诸不祥,皆隐没,不能为患;或有水火刀毒、悬崖险道、恶象师子、虎狼熊、蛇蝎蜈蚣,如是等怖,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若他国侵扰,盗贼反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所有怨敌悉皆退散。

注解

  1. 垢浊心:比喻心性之妄惑、烦恼。

  2. 慈悲喜舍——慈:与一切众生乐。悲:拔一切众生苦。 喜: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深生欢喜。舍:即平等心,不分冤亲、爱恶,一律平等对待。

    。右绕佛像:是表示敬佛,印度以右为大,故绕佛皆从右而左。

  1. 刀毒:即战乱时的一切灾难。毒是遭毒药所害

  2. 悬崖险道:即绝崖峭壁,危桥险坑。这些地方容易失足坠落。

  3. 恶象:象中暴戾的。人若碰上它,会被蹈死。

  4. :形状像熊,能够直立,亦称人熊。

    讲述

    世尊对曼殊室利说:“是这样的。没错!就如你所说的。” 接着又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及善女人等,想要供养那药师七佛如来,应该首先敬作药师七佛的形像,然后在高处敷设清净的供桌安置佛像,在所供的佛像前,应该供奉种种花,焚烧种种香,并以种种幢幡来庄严供佛处,如此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吃清净的食物,沐浴更衣,保持芳香清洁, 并随时保持衣服的清净。还有内心必须清净,不生一点垢秽妄惑烦恼的心念,不发怒,也不存有害人之意。对一切众生要心怀利益安乐,慈悲喜舍之念头,击鼓作乐,唱念赞偈,由右而左,恭敬地绕着药师佛像,还要内心忆念药师如来所有功德。 读诵《药师经》时,要深深地思惟,以求理解其中精华奥义, 然后才能为人演说开示。随众生所乐意追求的,求长寿的得长寿,求富饶的得富饶,求官位的得官位,求子女的得子女,一切都能如其所愿。若是有人在睡觉时忽然作恶梦,看见种种恶相,或不祥的恶鸟来聚集家中,或者在住所百种怪异的现象出现,遇怪异现象扰乱的人,若能够以各种美妙资具,恭敬供养那药师七佛,那么所有恶梦、恶相等不吉祥的现象,就会全部隐藏消失,不能成为危害我们的祸患。或有水灾、火灾、刀灾、毒害,或身处绝崖峭壁,容易失足坠落,遇到恶象狮子,猛虎凶狼、熊、人熊等凶猛的野兽,还有毒蛇、恶蝎、蚣、 蚊虻等可怕的毒虫,众生若能一心一意念药师七佛,恭敬供养,一切恐怖、可怕的灾难,都能得到解脱。若遭遇外国侵扰,或盗贼造反叛乱,若能忆念恭敬药师七佛,这些内乱外患的灾难,都能得到解脱。”

    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惟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 十戒、菩萨二十四戒刍二百五十戒、刍尼五百戒,于诸戒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生三恶趣中。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七佛如来,众苦皆除,所生之子,颜貌端正,见者欢喜,聪明, 少病安乐,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注解

  1. 尽形不事余天:尽形,即尽形寿,尽我们这一世的身形和寿命不事余天,即不事奉或信仰其余的天魔外道。

  2. 菩萨二十四戒:发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戒数有多种,一般为四重戒、四十三轻戒。

  3. 利根:很锐利的根器。

    世尊又告诉曼殊室利说:“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 从皈依三宝起,到寿终为止,不事奉、信仰其余天魔外道,只有一心一意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禁戒,如五戒、十戒、菩萨四十三戒,刍二百五十戒、刍尼五百戒,在所受的各种戒律中,无论是任何一种戒,或有触犯毁戒的,当然会怕堕入恶趣。其人若能悟道,及时专心称念药师七佛的名号,以及恭敬供养,那么必定不会堕于三恶趣之中。或有女人临生产的时候,受到极大的苦痛,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药师七佛如来,一切生产的苦痛,可以全部消除,而她所生的子女,形貌色相端正,凡看见的都心生欢喜,并且天性敏利、聪颖明慧,从小至大,少有疾病,安稳快乐,没有夜叉、恶鬼等非人来夺其精气,容易抚育成人。”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七如来名号功德,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难可了知,汝勿生疑。”阿难白言:“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深义不生疑惑。所以者何? 一切如来身语意业皆无虚妄。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终无有异。世尊,然有众生信根不具,闻说佛甚深境界作是思惟:云何但念七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便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佛告阿难:“彼诸有情若得耳闻诸佛名号,堕恶趣者,无有是处,唯除定业不可转者。阿难,此是诸佛甚深境界,难可信解。汝能信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及独觉等皆不能知,唯除一生补处菩萨。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得闻七佛如来名号,复难于是。阿难,彼诸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巧方便、无量广大愿,如是行愿善巧方便,我若一劫若过一劫说不能尽

注解

  1. 阿难:梵语喜庆的意思。为释尊在家时的堂弟,博闻强记,为佛出家弟子中“多闻第一”。他前后跟随释尊二十年,佛所说法,都能记忆不忘,是结集经典的重要人物。

  2. 甚深境界:法之极妙谓之甚深。境界指佛与众生、凡与圣各因其不同知觉程度的分限差别。佛的智慧及其慈悲所行是甚深无量的。《法华经》云:“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

  3. 契经:契合于众生根机,又契合于真理的经文——佛经。

  4. 妙高山王:即须弥山,此山高广为众山之王,故称为须弥山王或妙高山王。

  5. 长夜:比喻凡夫流转生死,无明之昏也。《胜宝窟》中本“长夜者,生死远旷名长,无解自照称夜。又生死难晓,故称长夜也。”

  6. 信解:听佛说法,初信之,后解之。

  7. 一生补处菩萨:言下一生就可成佛,补到佛位的菩萨。

讲述

佛如来所有的功德是十方诸佛极广极深的境界,在一般众生是最难以了解的,你听了可相信么?”阿难向如来佛禀告说: “大德世尊,我对如来所说的佛经,深深信受,绝不产生任何疑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如来的动身发语,以及起心动念, 一切身、口、意三业妙用,无非是清净法界的等流,无非是智慧慈悲的表现。”他又接着说:“世尊!纵使天空的日月轮,可以令它堕落下来,地上的妙高山(须弥山)可以使它倾倒移动,而诸佛所说的话,绝对真实不虚,没有一点变动的。世尊,有些众生,因为信根不具足,听说诸佛的奥秘境界,便作这样的想法:凭什么理由,只念药师七佛名号,就能够获得那么多的微妙功德和殊胜利益?由此疑惑不信,继而更生出种种诽谤,这样的人会在漫长的生死长夜中,得不到佛陀慈光的照耀,一切福德智慧无由滋长,失去了极大的利益安乐,永远堕落三恶趣中,流转无穷,求岀无期”。佛告诉阿难说:“这些众生,若是听闻药师七佛名号而起净信,一心受持忆念,不生丝毫疑惑;如果这样而还会于恶趣,这是绝无可能的。至于那一定受报的不可扭转的业果,则当别论。”

世尊又说:“这以上所说的药师七佛的无边功德,是诸佛所行奥妙的境界,一般众生难以相信、了解,而你现今却能深信受持,当知此是如来慈悲威力的加被。” “所有证得小乘极果的声闻和独觉,以及未登初地之前的诸菩萨等,也都同样不能真实地确信和彻底地体认。只有下一生就能成佛的补处菩萨,才能如实信解。”释尊又进一步说明:“在生死轮回中,人身是非常难得的。能于三宝中,起信敬重,也是非常难得的。能听闻世尊药师七佛的名号,更是极难得的。” “那药师七佛如来,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功德?因为,在过去菩萨因地中,修无量的菩萨行,发无量的广大愿,所以成佛以后,即有无量的善巧方便慈济切众生,并使之离苦得乐。我即使以一劫,或一劫余那么长的时间,来广说药师七佛如来的无量行愿和善巧方便,也说不完;因为劫的时间虽长,而究竟是有限的,而药师七佛的广大弘愿,及其善巧方便,却是没有穷尽的,怎么说也说不完。”

微信扫一扫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