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灾延寿的无价修持(四)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药师经》云: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无尽资生的大愿
药师佛的第三大愿体现出世间物资非常充足,人人平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什么事情都能办成,所以才能过上物产丰富、人民安乐的生活。
药师佛的这个愿很大。
意思是说:希望我将来成佛时,能用无边的智慧,应用无边的法力、学识、能力使世间的众生在物质上不会感到缺乏,永远有衣服穿、有饭吃,生病了有药医,没有贫穷、没有烦恼。
人生活在世界上,为了维持生活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物资就叫资生物,即生活需要的衣、食、住、行,甚至治病的物品等。
药师佛是一位能满足世间与出世的伟大佛陀,所以他发愿要使世间的众生能得到数不清的物资,不忍心让众生遭受贫困、缺乏物资的困苦。
商人也适宜修炼《药师经》
世间的财宝,从佛法的角度说叫七圣财。
佛使人们获得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必备之物,使人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在第一愿中,是愿人人平等、智慧开悟,发挥人的能力,使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而这一愿则侧重关注民生疾苦,救济贫穷。
《法华经》中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这在菩萨四摄法中属于利行摄,先以利益牵动,后来用道理说服。
所以这一愿又叫「智慧资生愿」,重在有智慧才有资生;而从道理上讲,智慧就是人生无上的宝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所以说不仅是救度世人的药师适合修炼《药师经》,从这一大愿亦可看出,商人也适合修炼《药师经》。
因为修炼药师法门,还可以增加自己的财富。
而我们的一切愿望与祈请一定要与佛法相通,与清净无上的菩提心相感应,否则就白白浪费时间。
当我们拥有财富、物资充足的时候,要多做布施,布施得越多就会获得越多的富贵,这就是无尽的善回圈。
因此为成就菩萨度救众生大业的缘故,菩萨具有越多的资财,度救众生的力量就越大。
药师佛与众生健康
《药师经》云: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蹙、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注重健康的大愿
第六大愿体现众生得身体健康。表现出药师如来注重医疗,使一切人民只要有疾苦,立刻就能得到救治。
这一大愿是药师佛十二大愿之中心,他说将来成佛的时候,所有的众生的身体是下劣的,但是如果众生能听到药师佛的名 号,便能毫无缺陷地端正色身。
另外也显示了药师佛土的众生都是六根完美,身心正常的。
这是因为药师佛在成佛时发愿潜心修行得到的结果,暗示我们应该潜心修炼药师法门,在现实中也可以修得智慧,庄严身相。
色身下劣,诸根不具
诸根不具是世间众生最痛苦的事情,所以真正的医师,都在为改善诸根而努力。
诸根不具的意思就是身体的组成部分不完整,身体矮小或身体衰弱,或头大身小或身长脚短等种种畸形,表现在外面如眼睛、耳朵、手足种种残缺,内在的如患有一些先天性的疾病等种种病患。
而这世间最庄严、美丽的是佛,佛具足三十二相,因最相好庄严。
药师佛发此愿就是要使这些人的疾病都得到医治,身相丑陋的能够转得端正,顽愚的能得到智慧等,病人都能恢复健康。
以佛法看众生,丑陋就是病态,另外还有顽、愚、盲、聋、喑哑、挛、蹙、背偻、白癞、癫狂,都是痛苦的病态。
顽就是调皮捣蛋,冥顽不灵,妄作聪明,没有智慧,怎么都点不通,脑根不具足;
愚就是愚蠢,笨得不得了;
盲就是眼睛看不见;
聋就是耳朵听不见;
喑哑就是声音沙哑,喉咙有毛病;
挛就是神经方面的毛病,全身痛、抽筋等;
蹙就是跛足,或者半身不遂;
背是弯腰驼背,驼背是背弯起来,腰杆不直;
偻比驼背还要严重。
白癞,就是皮肤病,例如白癜风;
癫狂就是心理有问题,或者是精神病。
以上所说的都是世间众人遇到的病苦,药师佛愿这些受到病苦折磨的人在听到他的名号,一心虔诚地修持药师法门后都能得到端正的形体、充满智慧的头脑。
回向:
祈愿药师法,大德广弘宣,
现前及当来,遍扬十方界,
法缘转增盛,如日耀中天,
一切众生闻,佛愿广加被,
业障悉消灭,福慧皆圆满,
往生佛净土,速得正等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