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检测到您正在使用IE8以下内核的浏览器,不能实现完美体验,请更换或升级浏览器访问!

谷歌浏览器推荐下载地址:https://www.google.cn/chrome/ QQ浏览器,360浏览器请切换极速模式!
字体颜色设置: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2. 弘扬药师经法 建立人间净土

上印下文法师开示


人生在世,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生死。生,要生活得幸福、安乐、吉祥、如意;死,要走得自由、自然、明了、不颠倒。诸佛出世,最大的责任便是将自己所证知的如何解决生死问题的经验与方法告诉人们,使众生依之实行,得以解决人生最大、也最难解决的生死问题。

一、药师经法的殊胜

药师经法就是以《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和《药师琉璃光如来七佛本愿功德经》为依据,以药师如来十二大愿为本愿,循五戒十善为做人的准则,修药师禅定,引导众生入佛正见,开显人体本具之智慧德能,以达“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之妙用, 促进身心健康,顺应自然,和谐社会的殊胜法门。

现在流传的佛法都导源于释迦佛。但许多大寺院除了供养释迦佛外,还供药师佛与弥陀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释迦佛能达生死本空而使众生明白究竟解脱的真理,所以释迦佛居于供养三佛之正中,为主佛,而把济生度死之大事,付于东方之药师佛(济生与西方之弥陀佛(度死。中国佛教自唐、宋以来,注重于救度亡灵,或临终往生,所以弥陀法门十分盛行,以至有的人认为佛教就是超度死人的宗教,对于活人无益,其实这是误解。今天我们了解《药师经》,奉持药师法门,就是着重了解佛教对于资生延寿、了生脱死的重大作用。这对于过去专重度亡之佛教, 有补偏救弊之功用,和现代人类生活有相资相养的密切关系。

讲度生,就是养生、了生,讲现实生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愿愿都为娑婆世界的众生考虑——健康, 长寿,智慧无量,受用无量,生活幸福,财产富饶,事业发达, 安住大乘,速证菩提,导归净土,戒行清静,除病离贫,安康乐道,得身健美,转女成男,改邪归正,免难消灾,虚腹满餐,得妙饮食,得妙衣服,随念具足,想世人之所想,行难行之行,慈悲普度,以无量善巧方便,随众生之善愿,心想事成。

药师法门修证以药师禅定为主:推开尾闾,视鼻端白,安般守意。它,融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之精要,断惑证真,明心见性,最后以法界透色身,以色身透法界。

药师法门与自然科学、医学圆融无碍,也是圆融大小乘,圆融显密,圆融世出世间法,既明众生皆具佛性之空性,又显万法缘起之妙用。

其中引用中医的气化学、经络学、脏象学、印度哲学“地、水、火、风“四大协调”学说,瑜伽五大、六大学说、中脉七轮、现代医学生理、病理等学说来论述人体的健康机理,并结合建立在中国古典“天人合一”生态观基础上的道家、养生家、儒家学说等论证健康、长寿的道理;还配合一些瑜伽武术等形体的锻炼——舒筋活络,解决禅定前行法等调理的问题。

以上所有的功用要全部融合于药师法门之中,必须色息心齐修,戒定慧同用,身口意相应,形气神合一,尤其是止观双运、定慧兼修等。将药师十二大愿切实落实于修证之中,出世法不离入世法,将药师佛的无尽慈悲洒向无我的行愿当中,建立人间极乐世界、东方琉璃净土。

吴立民大德指出:“药师法是圆融世出世间法,是会通显密之法;是释迦、药师、大日如来、非一非二,本师本尊一具之法: 是般若空、般若不空双显之法;是法性、法相双融之法;是曼殊室利、执金刚对扬之法;是了生脱死,即在生活中了生死,以药物为第一性,性空为第二性来认识人生而改造人生,不离实际, 不尚空谈,现前脚下立地起修之大法也。”

《药师琉璃光如来七佛本愿功德经》与《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释迦牟尼佛应文殊菩萨之请,为解决未来世众生身心的痛苦所宣说的一部大乘经典。

药师经是药师法的说明,药师法是药师定的作用,药师定的本质就是色、息、心法。色、息、心法就是生命的现实。这是药师法门的精辟概括。

何谓色?色即是事物,包括有形的质量与无形的能量。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由地(坚性)、水(润性)、火暖性)、风(动性)、空(无碍)五种基本要素构成。人体则由地(骨骼、血脉、神经)、水(血液、津液、水分)、火(热能)、风(呼吸的空气和中医的气)、空(具有各种功能的器官及其空间)构成。

何谓息?指呼吸,引申为息风,相当于中医的元气。

何谓心?相当于火大的功能,即是人的意识、思维、精神, 深层次则指人的本体自性。

药师法还可分为两大体系:一为瑜伽体系;二为禅定体系。据经传记载,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广学瑜伽,达到了当时瑜像界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他认为还不圆满究竟,后来在菩提树下入定 7 日 7 夜,最后睹西星而见道,证得无上正等菩提。释迦牟尼佛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为不同根基的人讲说相应的方法,开出了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禅定” 与“瑜伽”两个名词在释迦佛以前就有,在佛教用语里,禅定与瑜伽又有新的、圆满的内容。

佛法重实修、讲受用,修习佛法就是要取得实际效果和身心感应。药师法门也是为人们修行的方便和理解的容易,以解决人们生活与生命的实际问题而分为瑜伽与禅定。药师法虽然形式上分二,其实根本是一个,所谓体一用二,就像人的生活与生命是紧密相连的,只是侧重点不同。生命侧重于自然的规律,生活则侧重于社会的规律,生命与生活不离,社会与自然不离。

瑜伽与禅定也是如此。瑜伽侧重于身体的锻炼,讲究天人相应、身心合一、即身成佛、形神俱妙,进而身化虹光。禅定侧重于心性的升华,讲究心息相依、明心见性、即心是佛、心合法身而归心净土。

瑜伽与禅定起点不同,而归处趋一,即觉悟宇宙人生实相,成就无上正等菩提。

二、药师禅定的禀持

药师禅定是依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经义,涵括如来禅、祖师禅、秘密禅,圆融显密、大小乘、世出世间法的禅定方法。具体要领:

    1 . 尾闾骨推开。似 S 形。

     2. .  吸气要注意鼻端至玄宗(阙中)。

   3 . 吸气要注意膻中至日出。

   4 . 气、息、意结合,求其自然。

先鼻吸口呼十分钟,张嘴鼻吸、鼻呼十五分钟;

再鼻吸、鼻呼——张嘴鼻吸、鼻呼十五分钟;

后鼻吸口呼十分钟。

原则是:次北如法,怎么进去,怎么出来。

念——鼻吸口呼:

   1(吹)

   2(呼)(数,随)

一开口鼻呼吸的鼻吸口呼(止)

住息鼻呼吸是息道,开口调节气息,故得住息。

气息既调——息住已得息住,即闭口人定。

定——闭口鼻呼吸(),由觉息、知息出入七佛药师定;

一鼻吸口呼的开口鼻呼吸();由住息而息住以等持,由息住而住息以等引。

总持——三密相应()动静不二,生死一如,自他两利, 威归清净。

   (1)  养生的鼻吸口呼

鼻吸天空氧气,自鼻腔影响六阳经,其作用在躯壳,萁运行自上面下,会于脐下气海。

口呼胸中碳气,自脐下气海影响中焦,其作用在肺冒,其运行在肺霄,其运行由内达外,会于脐中气海。

(吹)-主膀胱肾

口呼二字   呼

吹——主包络心经

   (2)  息道的鼻吸口呼(即张口鼻呼鼻吸)

先鼻呼,后鼻吸。

如照呼帮,则后之鼻所吸入者融,故其作用、运行等与(1) 不同,闭圈两鼻吸呼者相对。

    (3)  鼻吸鼻呼的三部曲

直接影响脑神经(呼吸神经中枢)为神息交,其实亦可名为第一种鼻吸鼻呼法,与第二种

甲住息(张口);息住(口色凌);乙定中(闲口)丙瑜伽道(动静一如,闭口张口不二)

最后吹或呼的鼻吸、鼻呼(五分钟)(此所谓五、十分钟,是表示比例数,可按比例增减) 

逆呼吸:(鼻吸,肚往里,鼻呼,肚往外)

释迦牟尼佛当年也是凡人一个。由于他有伟大的慈悲心,看到路上许多众生因病死、饿死、冻死……的惨像,慈心大发,离开皇家,出家修佛,发心为救渡众生脱离苦难,后来悟道成佛了。后来弟子们在向他供养水的时候,他很慈悲的告诉弟子:水里有成千上万的生命,由于当时没有科学仪器和科学知识,人类没有智慧,把这些当为“迷信”,直到 1750 年以后显微镜的出现, 佛陀的许多预见才被证实。同时他很慈悲地告诉弟子,以后的人在生活过程中将缺水……他老人家还有很多很多忠告。可是如今的现实中很多人看到拜佛者,马上就会讲这是“迷信”。客气一点讲这是“信仰”。这个时候我情不自禁的想起鲁迅的一句名言: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自从一丝不苟学习熏修药师法门、药师瑜伽及药师禅定以来,药师如来的大愿力,深深地渗透在我的行持中。戒定慧净化了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提升了自己的的素质和人品,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药师法让我起死回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2018 年年底,我突发脑梗手脚无法行动,居士们当时就把我送到医院, 进行 CT 检测,下了病危通知单,住院抢救。听到个消息,我不害怕,不惊慌,并在内心有信念,坚信药师佛。从来不断,践行忏悔;刻苦修炼药师法和药师养生瑜伽,即药师定、药师灌顶真言,消除了自身的障碍和业力,身体正在慢慢恢复中。我坚信修行药师法和药师瑜伽行持不二的戒定慧,时时刻刻从身、口、意做起,弘扬药师经法,建立人间净土。

   今天讲法到此结束,我们一起回向:

   祈愿药师法,大德广弘宣,

   现前及当来,遍扬十方界,

   法缘转增盛,如日耀中天,

   一切众生闻,佛愿广加被, 

   业障悉消灭,福慧皆圆满,

   往生佛净土,速得正等觉。

微信扫一扫
最新资讯